已有1條回答
做家長的也是需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內心變化的,其實孩子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無憂無慮,他們也會因為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而覺得情緒壓抑,對孩子的心理也是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那么孩子內心壓抑的表現和疏導都有什么呢?
孩子內心壓抑的表現
1、攻擊性行為
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孩子,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也就是說,家長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
2、人際關系不好
有部分孩子是由于性格原因造成和朋友關系較差,此時,家長也就可以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互幫互助,多與朋友進行溝通。如果出現問題,建議家長及時幫助解決,避免讓孩子覺得被孤立,同時讓孩子認識自身缺點并改正。
3、過度地焦慮
對于那些恐怖、可怕、害怕的事情,如臨近考試時,看到報紙、新聞中那些不好的報道時,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害怕情緒,這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對絕大多數的人或事物都感到害怕因,那就能說明他(她)的壓力過大或壓抑過嚴重。
孩子內心壓抑的疏導方式
1、與孩子進行肢體接觸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多跟孩子接觸一下。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后都不會抱孩子了,于是,親子關系自然而然也就疏遠了。之前就有位教育家說:家長要一天4次擁抱你的孩子。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是和孩子有一些肢體上的接觸還是有必要的。
2、多觀察、溝通孩子
家長是需要很細心的觀察的,花時間和精力多跟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將自己的內心壓抑和疑惑說出來,父母引導他們將這些問題解決,要用科學的方式快速的找到引發孩子內心問題的原因,并將以解決,還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迎接孩子美好的明天。
3、讓孩子學會面對
有些孩子因為自己某些想法和別人不一樣,受到了嘲笑,甚至會被孤立,不知所措。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教育孩子,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對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讓孩子明白。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想,才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也就不會出現內心壓抑的情況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