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四年級漸漸有了自己的主見,家長對孩子管教,引導孩子學習就變得很困難。有的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開始討厭作業、討厭上課,成績下滑。家長第一次應對海之子的厭學情況,顯得手足無措。那么當四年級學生厭學怎么辦呢?
四年級學生厭學怎么辦
1、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2、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本質
有些孩子過分追求成績,在四年級成績有所下降,孩子非常氣餒不想再學習了。這是因為有些家長教育孩子,孩子考到了多少分,就獎勵他什么東西。這種以成績為導向的教育只能是害了孩子。
作為應對,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3、關注孩子校園環境
孩子對于校園中的人和事都是非常敏感的,并且自尊心強烈。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10歲左右的孩子交往重心已經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友誼將會成為影響孩子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父母要關注孩子在學校里的精神狀態,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在校園里遇到的困難,將精力重新放到學習上。
四年級學生厭學的原因
1、身學習動機不強
孩子升入三四年級之后,發現課程變難,成績下降,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這種情緒出現的直接導致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孩子學習被動,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就不想學習,變的厭學。
2、家庭教育方式不對
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家長的指導,孩子升入較高年紀后,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發展和養家賺錢,從而忽視了子女的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關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與溫暖,學習成績卻每況愈下,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習體驗是不快樂的,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
3、校園環境的影響
有的教師對優生和厭學學生無法做到一視同仁,老師對他們存在消極期望,也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判斷,讓他們進一步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和同學的關系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孩子到四年級就已經有自己一個小型的朋友圈了,如果與同學關系惡劣,會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拒絕上學,對學校的感覺也變差,孩子就有可能變的厭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