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媽媽是溫柔的代表,總是輕聲細語的說話。但是他們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搗亂,她就有可能出現暴力打孩子的情況。久而久之,情感受到影響,逐漸脾氣暴躁起來,打孩子也會變得很頻繁。
媽媽總是暴力打孩子怎么辦
1、學會了解自己
想要改變孩子,媽媽就要先改變自己,讓自己不成為一個情緒失控的家長。要意識到打罵孩子,頂多只有發泄自己情緒的作用,但對于事情的根本絲毫沒有幫助。如果能用擁抱來平息怒火,那就立刻放下你舉起的手。
要知道你怎樣處理情緒,孩子將來就會學你怎樣來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可以暫時離開,找些別的事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媽媽一直讓自己和抱著對立態度的孩子處在同一空間,肯定免不了一場大爆發。
2、找原因
媽媽要去找到那些容易讓自己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日常因素。并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去了解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可以為自己做一個表格,劃分成日期、打罵時長、打罵原因、最后處理方法等幾大項。每次自己打罵孩子,或者有這種沖動的時候就填進去。這樣就能大致清楚自己會常常因為什么問題而對孩子產生不滿,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做預案。
3、改變習慣
媽媽總是暴力打孩子,如果成為了一種習慣,也不要太苛責自己,不要期望自己能一夜之間改變什么,慢慢去改變這種習慣。自己有意識去改變這種習慣,做好了思想準備之后,要慢慢開始練習了。需要慢慢練習,才能做到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我反省。
比如可以通過一次次與孩子的沖突,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發現自己,而改變自己。使這一切成為自己新的習慣,那么這樣,媽媽就能夠慢慢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打罵孩子。
媽媽總是暴力打孩子的后果
1、缺乏安全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處于摸索的狀態,每一個階段和每一次決定,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每個成長階段,是作為媽媽們的必修課。
但是往往由于媽媽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婚姻壓力,就會在這個時候,對于孩子的一些無理取鬧大發雷霆。長期持續這種狀態,會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變得膽小和懦弱。
2、對媽媽不信任
很多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總是會說,“我家孩子什么都不會和我說,怎么問都不說”,其實這是孩子對于媽媽的不信任。
追溯以往一定會有很多次,媽媽對于孩子的請求或者孩子的傾訴是忽略的,或者總是暴力對待。長此以往孩子便不會和家長再交心,親子關系也會漸漸疏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