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一的孩子壓力大時,可能會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然后以此轉移注意力,但效果只是一時的,壓力并且焦慮的情緒可能還會一直有。尤其是孩子剛接觸高一生活,需要有個自我調節的階段,家長就要幫助他做好這一點,防止學習掉隊。
高一壓力大焦慮怎么辦
1、調整期望值
適度的壓力有助于挖掘個人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水平。壓力太小,則動力不足;但壓力過大,孩子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之中,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定合理的目標,要有平和的心態。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迷失目標,絕不能因一時的挫折而心煩、焦慮、急燥。也不能因為復習內容的增加、難度的加大而放棄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保持平穩的心態,盡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
2、要善于發現自己微小的進步
高一孩子要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哪怕是細微的進步,都及時肯定,以增強學習信心。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無論是在心理、還是在生理方面都會看到變化。堅持下去,經常保持旺盛的斗志,將使自己充滿信心,不懼怕任何困難。
3、充分相信孩子
有些家長“考試焦慮”體現得比孩子還明顯,他們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寢。
家長的“不安”,也會造成學生的“不安”,就會出現高一壓力大焦慮的情況。此時家長應該充分相信孩子、接納他,同時要接受現實,因為孩子們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要幫助他們轉變觀念和掌握一些學習技巧。
高一壓力大焦慮的原因
第一,高中的課程內容增加。進入高一的第一期,必考課程有9門,即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這九門學科都是會考內容,會考及格才能拿到畢業證。而學生在高一第一期的時候,也有一個嘗試選擇的過程。
在學習中,除語數外之外,看看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學習覺得輕松,考試可能拿到較高的分數是理科,還是文科?而學生高中學習的發力,恰恰就是分科之后,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壓力大焦慮的心理。
第二,課程難度加深。高中的數理化生,難度加大,能力層次要求較高。如果學生還停留在初中的學習狀態,自然就不適應高中的學習。初中課程理解識記內容較多,學生完全可根據教師課堂講授的例題,照著葫蘆畫瓢,就能解決習題。但到高中,課程內容的層次上升到掌握、應用層次。
如果學生還自認為弄懂課本和例題就解決問題,已經遠遠不適應高中的學習了,成績下滑后,情緒也容易有波動。
第三,教學節奏加快。在高中,每堂課的容量大,上課節奏快,訓練的量也大。所以,學生的課后作業也多,很多學生到很晚還完成不了。對于作業中的難題,花了太多的時間去死磕,從而也有了挫敗的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