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律是孩子能夠自主抵制誘惑,認真完成學業所必需的素質,但是初中生的意志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往往難以抵制住誘惑,因此家長會看到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發生,對于初中生不自律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自律怎么辦
1、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比如:男孩子他喜歡打球,我們家長就多了解球賽,運動名星。陪孩子一起出去運動,在這過程當中與孩子聊球賽、聊球類明星,聊運動明星的訓練,聊明星們的優點及成就。讓孩子明白: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勞而獲的,付出才會有收獲。獲得成績需要耐力和意志力。
2、樹立學習目標。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目標自然是好成績好大學,不過這不是最終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有效提升自制力,如果目標模糊,每天都稀里糊涂的過,初中生不自律也是正常的事情。
3、制作每日清單。要那種可以揣在兜里的小本子,隨身帶著,隨時可以拿出來,每天的學習清單寫在上面,完成一項劃掉一下,可以每頁寫上日期,以后的事情也可以提前記在上面,省著用腦子記,這樣能減少焦慮,還不耽誤事。
4、父母應該起到監督作用。鑒于孩子缺少自律性,還得盡量陪伴他的左右,及時督促,你自己有文化條件的話,對孩子的學習要多加檢查輔導,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學習和生活細節,發現進步多加表揚鼓勵。
5、遠離舒適的環境。環境和氛圍對于學習非常重要,當大家在一起學習時他們會形成一種無形的監督力量,迫使孩子約束自己。比如晚自習,在家中和在學校是兩種不同的狀態,在家中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降低學習效率,在班級里自己因為大家都在學習,這個氛圍對孩子就有一定的約束力。
初中生不自律的原因
之所以孩子在面對學習的時候如此不耐煩,沒有自律性,大部分情況都是因為孩子對于學習根本沒有興趣。孩子對于學習沒有興趣,自然就不會想要去學習,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更想要玩耍。
學生在家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或是由于父母的溺愛,表現缺乏自律,而且是沒有意識的自覺散漫。比如喜歡賴床、不按時吃飯、沉迷手機電腦游戲等,缺乏學習、鍛煉和勞動的主動意識。
父母生活方式混亂,性情喜怒無常,孩子也同樣會依樣畫葫蘆,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最直接的標準。當發現孩子有“不自律”傾向的時候一定要先即使審視自己,從自身著手,改正缺點,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