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見不同的情況,如果媽媽的做法不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就有可能會導致出現怨恨媽媽的心理,所以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多溝通,讓他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孩子恨媽媽的原因是什么
1、用話語打擊孩子自尊心
語言暴力的影響遠比家庭暴力更厲害,雖然孩子不會再遭受身體的疼痛,但是給孩子心靈上面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之前打擊教育很受父母歡迎,本來傳統家庭就比較含蓄,很少對孩子夸獎或者表達愛,這個教育方式出來后讓很多父母松了一口氣。
夸孩子很難,諷刺挖苦孩子卻脫口而出,父母本意是想讓孩子一直進步,不要放松。可是在孩子那里就是父母永遠對自己不滿意,自尊心從來不被父母看重。如果傷害孩子太深,就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成為親子關系中無法修復的傷痕。
2、向父母索愛不成就變成了恨
這類型的孩子恨媽媽,主要還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或者是父母總是喜歡偏愛某個孩子導致的,她們是多想讓父母為自己驕傲,但是發現怎么努力都不行,于是就開始記恨父母了。
3、父母對孩子的打罵,讓孩子心生怨恨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親經常打女兒,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在青春期時容易出現早戀,還會使女兒數學成績差。父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叛逆,不愿服從社會規范,或者退縮、幼稚,缺乏男子氣。母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等。
孩子恨媽媽怎么辦
1、親人朋友進行勸導。當發現孩子有這種明顯的仇恨念頭,一定要及時采取解決方法,不可將事情嚴重化,可以由親人朋友出面來進行相應的勸導,勸導得當,不要再次激起孩子不安的情緒。
2、父母用真情實感去感動子女。父母把你養大,你憑什么對父母指手畫腳,父母是需要贍養的。在子女仇恨念頭出現的時候,父母就會發現不對勁,進行慰問,父母用真情實感詮釋了有多愛你,你還忍心讓父母傷心嗎?
3、對于孩子恨媽媽,家長想了解孩子內心的怨憤,就要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共處,試著讓自己有耐心的聽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論想法如何,都要耐心的接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耐心的引導孩子。
家長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也需要開解引導孩子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但語氣要溫和,不要大喊大叫,暴躁如雷,孩子說出來已經是說明他想聽你的建議,而不是一票否決。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行為的糾正。首先讓他們慢慢的認識周圍人的一些優點。降低他們自我保護意識的強度。也可以用別人的事來比照他們自己,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不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