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就比如偷別人東西,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或許孩子自己認為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我們也要如實向孩子說明,這樣才能正確引導給予孩子引導。同時讓孩子有“物品所有權”的意識,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利的。
孩子在學校偷別人東西該如何解決
當家長發現孩子從學校回來,有偷別人東西的行為,也不能抱著一種“審問”的心態來對待孩子。這樣會在一開始就給孩子帶來壓力和恐懼,不自覺的說謊。父母應該非常平和的和孩子聊一聊他的“新寶貝”,從哪里來的,事情的經過是什么樣的,自己為什么要拿這個東西。
其實孩子認為偷別人的東西,可能自身并沒有認為有什么問題,但只要好好溝通,孩子都會如實的說出實情的經過。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下面的步驟來解決問題:
1、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同意才可以拿、可以玩,如果不經別人同意,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所以應該讓孩子進行詢問,這樣孩子也是會有所理解的。
2、引發孩子共情。“如果你的東西被別人偷偷拿走,你是不是也會很難過很著急”。而孩子肯定也是會認為很著急的,拿這種換位思考就能有效避免孩子再次出現這樣的行為。
3、告訴孩子,如果喜歡別人的東西,可以征求主人的同意,或者拿自己的玩具和別人換;或者告訴父母給自己買,讓孩子知道以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不可以在學校再有偷別人東西的行為。
4、最后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把東西物歸原主,并真誠道歉。這個過程一定家長要陪同,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和承擔;不然孩子很有可能會做不好,也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為什么會在學校偷別人東西
1、沒有幫孩子形成物權意識
如果媽媽總是擅自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強迫孩子分享的話,這就會讓孩子的物權意識沒有及時的生成,這會導致孩子覺得我喜歡的東西別人想要就拿,那別人喜歡的東西我想要我也要拿,也就會出現在學校偷別人東西的情況了。
2、孩子的匱乏感
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非常的嚴格,比如說孩子小的時候從來不給孩子吃零食,即使帶孩子去野炊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吃零食,但是家長卻嚴格的管著自己的孩子不給吃!
這會導致孩子內心存在著非常強的匱乏感,他心里面很想要,但是父母又不給的時候,在這種強烈的驅動之下,可能就會把手伸向他看得到的東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