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不可能一開始就是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可能會遇到孩子經常動手打人的情況,家長及時制止,多次教育孩子不可以打人,但是都沒有什么效果。
小孩喜歡動手打人家長應該怎么做
一、打人行為要立即制止,冷靜對待
一旦發現孩子有明顯的打人行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制止,不能等孩子已經動手打了幾次之后再制止。同時,當孩子出現動手打人行為時,家長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是極其不對的,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打人其實是被允許的。
在公眾場合也不例外,家長千萬不能因為是在公眾場合就對孩子放松要求,一定要像平時一樣對孩子進行制止和懲罰,這樣才會讓孩子覺得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
二、讓孩子知道打人的后果
如果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出現打人或扔東西的惡行為,就應該立刻將孩子帶到另外一個安靜的地方,家長要嚴肅認真地告訴他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比如對方可能會受傷。沒有小朋友會喜歡和打自己的孩子一塊玩。
三、讓他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家長通過一系列手段,讓孩子明白動手打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在此之后要讓孩子學會道歉,如果傷害到了別人,就應該對小朋友說對不起,這樣也能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四、了解打人背后的原因,教會孩子正確表達
在家長制止孩子打人后,要做的就是像孩子了解當時他的想法,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動手,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教會孩子文明禮貌,因為孩子不是憑空學來的,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在平時生活中,就要讓孩子認識到打人是粗魯的,教會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達自己。
小孩喜歡動手打人的原因
1、孩子模仿來的
小孩子非常善于模仿,在與外界接觸過程中,家長的不正確示范,或者孩子接觸到的視頻、游戲中逐漸模仿學會暴力,遇到問題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下意識地用武力來解決。
2、家長溺愛造成的
很多家庭對孩子特別溺愛,孩子遇到錯誤總會把錯誤歸結到別人身上,這種過度溺愛,會讓孩子無法判斷哪些行為是對,哪些行為是錯。模糊孩子的是非觀,最后結果就是不自己的心情不好,不順心就發脾氣,喜歡動手打人
3、家庭不和會使孩子形成暴力傾向
夫妻不和睦的家庭,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打罵吵架,不僅會讓孩子感覺到不安、急躁的情緒,而且還會讓孩子認為解決矛盾的方法只有吵架和打罵。這樣孩子長大以后,遇事也不會冷靜思考,理智解決問題,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用暴力讓人屈服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