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前,厭學情緒更普遍出現在中學生群體中。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中學生的心理也發生了深刻改變。激烈的競爭讓中學生身心俱疲,很多學生承受不住壓力,開始厭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家長也要學習掌握相對應的策略,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模式單一,學習時間過長
當前教學模式仍然是被動的、單一的,無論怎樣精心設計,其趣味性都比較低,多數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復雜,但是課堂有枯燥,學習缺乏新鮮感,探索欲望降低。而寫中學生學習時間超長,一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非常疲憊,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2、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
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生還是喜歡有學識與修養的老師。如果學生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模式,吸收知識困難,也會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3、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對學習成敗的態度存在問題。如果學生經常看到的是學習中的失敗而沒有成功的希望,這時就會降低學習熱情,喪失努力學習,失去信心。有的學生平時學習動力不足,中學生考試頻繁,階段性考試成績不好,影響學生心態,最后害怕考試,也不想學習。
4、與老師之間存在矛盾
老師對學生的錯誤批評和主觀的否定評價等,這樣就可能使學生對這個老師有看法,產生對老師的誤解和溝通障礙,使師生關系惡化,遷怒到課堂,造成對該門課的極大厭惡。這也是中學生厭學的一個原因。
中學生厭學的應對策略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一個安靜的書房,適合孩子學習書籍和裝備,固定的學習時間,溫馨的學習氛圍,減輕孩子的厭學情緒。
2、以身作則。希望孩子重新愛上學習,家長要以身作則,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家長可以陪孩子讀書,學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不斷進取的精神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能做到這一點,不但影響到孩子讓他重新愛上學習,自己也受益終生。
3、家庭和諧。溫馨有愛的家庭,更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孩子會更加積極回應父母的期待。同時,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孩子學習也不容易受到干擾。
4、平等對話。中學生的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孩子失敗沮喪的時候,如何與之溝通,家長的姿態很重要。逼迫或是平等對話,效果完全不一樣。前者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從而對學習更感到厭煩。而后者會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會嘗試著與家長一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5、注重意志力的培養。學海無涯苦作舟,中學生的學習需要較強的意志力。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孩子遇到困難,引導孩子嘗試各種解決方案,不要讓孩子輕易放棄,讓孩子堅持面對中學的各種挫折,克服厭學難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