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經常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感到焦慮。但若是我們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那孩子的成長又該怎么辦呢?所以,家長一定要客觀的看待孩子的行為,樹立對孩子的信心,然后多陪孩子,讓其更好的成長。
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怎么辦
首先,當家長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說明你面對孩子的時候,很無力,你可能感到特別的心累和沮喪,質疑自己生下孩子的意義。此外,孩子的出生和撫養可能剝奪了太多你的個人空間,讓你不堪重負。于是,你下意識的把情緒轉移到了孩子身上。你認為都是孩子不配合自己,才會導致如今的境地。
當你從孩子身上體會到太多的挫敗感時,你可以先試著給自己一點關懷,安慰這個受傷的自己,肯定自己作為父母的價值。你可以試著回想下:曾經有哪個時刻,你為自己的孩子感到很驕傲,你從孩子的身上獲得了無法言喻的幸福。
其次,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放棄,雖然說有很多的孩子不聽話,但是我們也要對孩子保持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所以這里還是建議父母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當你對孩子失去信心,又不想管了的時候,那我們可以和比較優秀的父母進行溝通,討教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就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遇到任何的困難,我們都不要選擇放棄,這樣是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發展的。
最后,你希望孩子怎樣,就說孩子已經怎樣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樣的品質,就說孩子已經有了這樣品質。比如,希望孩子愛學習,就說孩子愛看書,愛問問題;希望孩子寫作業認真,就說孩子寫作業不貪玩等等。千萬別說孩子“沒有記性”、“笨頭笨腦”等等。
雖說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會遇見很多的困難,這也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家長千萬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這樣孩子的性格就會越平穩,情緒波動也不大。
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的原因
1、我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孩子一天當中偶爾會犯錯,其他時間都是按照道理做事。結果,我們因為自己的習習慣(觀察別人的過錯),總把孩子的問題看在眼里,放在嘴邊。我們煩,孩子更煩,而在情緒的帶動下,家長也就會對孩子失去信心。
2、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不符合實際,往往定的過高,這樣當孩子達不到的時候,我們就很失落,心里有了氣,這樣的氣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像氣球要爆破一樣,瞬間爆發。
比如我總想讓孩子寫字的時候,認真整潔,一絲不茍。當發現孩子有的字寫得不夠端正的時候,就會很不高興,而看不到孩子已經有很多的字寫得很不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