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目標感對于初三的學生是十分重要,當孩子缺失了這一方面,家長也就需要對其進行引導,還有就是與孩子一起制定目標和計劃,讓孩子能夠清楚下一步應該走向哪里!并讓其知道目標的重要性,這樣孩子才能堅定的走下去,才能更好的成長。
初三學生沒有目標感怎么辦
1、首先要明確缺乏什么目標
初三學生沒有目標,是指學習目標還是生活目標?如果是生活目標的話,那么源頭要從家庭教育上找,是不是家庭給予了太大的壓力,導致自己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是不是父母關系不合,家庭氛圍過于緊張,覺得自己是負擔。如果是這個原因就要積極主動跟父母交流,把自己的需求告訴父母。
如果是學習目標的話,要積極分析自己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時間,很多情緒不是整天兩天就形成的。所以初三學生現在沒有目標感,也不是整天兩天就能夠找回的,需要家長能夠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勵。
2、給自己在學習上樹立目標
面對中考,初三學生這時候迷茫是正常的,既然知道自己沒有目標,那就給自己制定目標,那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雖然學習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你這個階段就是知識積累的階段,目標就看你怎么去制訂了。
你可以制定一個短期目標,比如說語數外三門功課,你要在期末考試考多少分;你也可以制定一個稍微遠一點的目標,就是你心儀的高中是哪所高中,有沒有要好的同學要考那所高中。其實現在小的測驗每個月都會有,甚至每個禮拜都會有,你能做到的就是適應,而非逃避。
3、保持好心態去行動
初三學生要不懼學習道路上的艱險,保持良好心態,為目標而奮斗!不少學生,包括我的孩子上了初三后發現物理、化學真的太難了,明明做了好多題,但怎么也提高不了,就想著是不是自己就沒有學這些科目的天賦,而且也沒有目標去行動。
這時面對弱勢科目,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時刻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是最棒的”!就比如考試失利,也就可以將它作為查漏補缺的一種方式,把握自己的不足,下一次加油;如果考試成功,也不要自滿,要學會謙遜前進,保持著永不滿足的心,就能有著良好的目標感去繼續沖。
初三學生沒有目標感的原因
1、不會拆分目標
很多初三學生在樹立目標時,總是習慣于從大的方面入手,卻缺乏對細節的考量,因此也就無法量化操作和執行。究其原因,就是不會拆分目標,不知道如何將一個長期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可實現的小目標。
我們要教孩子學會把大目標合理地拆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小目標自然要比大目標更能獲得成功,這樣孩子就能不斷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心,再一步步地向著大目標前進,最終完美實現目標,也就能避免沒有目標感。
2、父母沒有做好目標的引導
家庭教育占據70%的主導地位,因此孩子沒有找到目標最直接原因來自于父母。父母沒有做好目標引導,也不能全怪父母,畢竟天下父母都是為了子女好的。
而父母的希望,很有可能導致孩子沒能找到自己的目標感。父母們都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也積攢了很多社會經驗。他們總是傾盡所有地幫助孩子少走彎路,用他們的思維引導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