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生活中經常出現父母對孩子的抱怨,你從來都不理解父母的感受,你知道我們每天工作多辛苦嗎?為什么很多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感受,怎么才能培養出優秀又懂事的孩子?那么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感受怎么辦呢?
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感受怎么辦
1、父母多理解孩子的感受
首先,讓孩子理解我們的前提是我們多理解孩子。一個經常不被理解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會變得非常不穩定,性格暴躁,就不會在乎父母的感受。所以,家長能理解孩子,非常重要。
當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些我們不喜歡的行為的時候,比如在馬路上跑這種事情。我們就要問一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這就讓孩子噶鬧父母是可以溝通的,愿意聽自己的話的。當他們真的做的不對的時候,我們要指導他們,不要直接就責備他,這樣也會讓孩子害怕去告訴家長他心里的想法。
2、尊重孩子
在典型的中國家庭里,家長往往會處于支配者地位,而孩子往往處于受支配者地位。有多少人真正尊重自己的孩子,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格對待,理解他、信任他,即使他犯了錯,也能像朋友一樣交流,而不是指責謾罵。
尊重是雙向的,尊重孩子是孩子愛父母的必要條件。父母當著外人的面對孩子冷嘲熱諷、抽孩子耳光、對孩子拳打腳踢,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對父母的愛。所以,父母要從心里里尊重孩子的人格,給他們發表意見的權利。
3、經常和孩子溝通
溝通是互相了解最為直接的方式,下班回到家中,我們可以主動向孩子發出聊天申請,和他們像朋友一樣交談。先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仔細傾聽他們的想法之后,家長也要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計劃。
孩子養成了溝通的習慣,了解了父母的性格,今后遇到各種事情,也能夠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們的用心良苦。也就能在乎父母的感受了。
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的原因
1、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隱藏情感
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始終是樂觀堅強,每天洋溢笑容的形象。遇到不高興或是傷心的事情,都不會將情緒表現出來,不愿意讓影響孩子的情感。或者每天板起臉。很少溝通,也很少在孩子面前有情緒變化。小孩子看不透父母心中的喜怒哀樂,又怎么能夠感受到他們情感變化呢?所以就不在乎父母的感受了。
2、和孩子缺少同理心溝通
有些父母為孩子下達的指令,做出的一些行為,都是為了規范他們的成長。當孩子問起這樣做的理由,父母從來不會像孩子表明理由,更不會解釋自己的用意。缺乏建立同理心的基礎,孩子自然無法理解父母的用意和感受,甚至會和父母產生心理隔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