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庭由于各種原因,最后沒有走到最后,但是雙方的分離對孩子的傷害無疑是十分大的,有些孩子甚至因此而記恨家長,不愿和在和家長交際,甚至不理媽媽,對此應該怎么引導孩子呢?
離異家庭孩子不理媽媽怎么辦
1、面對孩子的時候,一方面要給予其真誠的關愛和呵護,關心他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形,讓他不會覺得被冷落;另一方面,也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要嬌慣他。因為對單親孩子而言,將來會碰到更多的困難,從小培養堅強、自立的性格,對他大有好處。
2、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把時間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出去玩玩游戲,逛逛街,旅旅游,讓離異家庭的孩子去更深層次的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盡可能彌補他們童年時期缺失的父愛母愛。
3、嘗試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同時,告訴孩子父母離婚,并不會改變父親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父母親對孩子的情感和態度也沒有變化,他們依然擁有爸爸媽媽的愛。讓孩子明白并沒有被父母親拋棄,從而正面理解、接受父母離異的現實。
4、允許孩子有情感的發泄,孩子的情感壓抑,會使他們出現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的情緒影響孩子的學習,也影響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因此媽媽要鼓勵孩子發泄,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給與恰當的解釋和輔導。
離異家庭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在喪偶或離異之后,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憐憫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布,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父母。
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永遠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有人離婚后,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來往,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以發泄自己對對方的不滿,這都是不可取的。
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否則,壞習慣的不良影響,往往會使一個好端端的孩子漸入歧途。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盡快地從失去父愛或母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1、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極悲觀的想法。
2、有的父母離異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3、因為從小缺愛,特別渴望愛,導致他們也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愛,長大以后只要有個人稍微對他們好一點,馬上就會掏出真心,且為了留住眼前這段感情,會有許多極端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