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哪個孩子可以像永動機一樣永遠堅持學習不松懈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松懈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看到孩子有懈怠的趨勢時,不要著急責怪孩子,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堅持下去,給孩子繼續下去的動力。那么松懈時怎樣鼓勵孩子才有效呢?
松懈時怎樣鼓勵孩子
1、與孩子一起制定目標
有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所以,與孩子制定目標很有必要。目標有長短之分,與孩子制定一個長期目標,比如半年期的或者一年期甚至更久的。長期目標定好,分解之后,落實下來就是短期目標。
2、鼓勵孩子執行目標
都說計劃容易執行難,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計劃不能正常進行。所以,父母需要采取一些激勵措施,比如自己制作獎券,完成當天計劃,就給孩子一個獎券,當獎券達到一定數量時候,可以兌換成一個大禮品,具體可以跟孩子商量。
或者父母記錄下孩子每次的進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讓孩子見證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3、必要時候督促孩子一下
對于孩子來說,各種外界刺激和誘惑都有可能讓孩子松懈。所以,必要時候父母可以推他們一把,監督孩子去繼續執行自己的計劃,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可以是口頭提醒,也可以巧借名人激勵孩子、再或者是父母身體力行影響孩子。當孩子松懈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做。
孩子松懈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性格因素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軟弱,在遇到困難時習慣于逃避。不自信,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夠積極的去應對,缺少積極的心態面對去處理困難。同時孩子有退縮行為表現時,性格上也會偏向孤僻一些。所以,這些性格有些消極的孩子,更容易逃避松懈。
2、不恰當的家庭教育
當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時,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心理依賴,當其獨自面對困難又缺少依賴的情況下,孩子就會處于手足無措的狀態之中,進而很容易產生退縮泄氣的心理。他們依賴慣了父母們的庇護,當需要孩子獨立去面對問題時,孩子就很難表現出積極應對的一面。
或者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過于嚴格,使得孩子越發地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較低,在遇到困難時會有自卑的心理產生,不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能克服困難,就會產生松懈退縮的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