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親子關系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習慣,畢竟只有孩子親近父母,愿意和家長溝通交流,家長才能夠更好的去教育引導孩子。隨著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相同,但是不好的親子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親子關系的類型有哪些
1、專制型,這類父母一般通過嚴厲監督方式對孩子進行控制,幼兒沒有獨立的思想,心理一直被父母的要求所壓抑,雖然表面并未作出有違社會道德和標準的事,但其心理卻是不健全的。
2、,放任型,放任型的父母,一般對孩子管教較松,在生活中對孩子過度順從,較為溺愛,對孩子的行為很少控制,以保護與遷就為主,這類孩子缺少基本的規則意識,在生活學習,與人交往時,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顯得不成熟。
3、削弱型,這種關系中,家長把孩子作為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生活壓力、情感危機和成長焦慮轉嫁給了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靈承擔了過多的負擔,使孩子的心智和情感都無法正常發展,難以建立起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
4、泛愛型,獨生子女家庭中,泛愛型的表現是非常突出的,過度保護對孩子作較多的限制,不讓孩子獨立地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結果使孩子形成膽小怕事、壓抑的個性。
如何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
平衡時在任何關系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話語里的想法和訴求,只有學會傾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關注和需要什么,幫助孩子疏導內心的不安和問題,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然后要學會表達,表達對孩子的愛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多給孩子“愛的抱抱”、多表揚贊同孩子、多對孩子微笑。父母用言行表達對孩子的愛,相信孩子也會對父母的愛予以回應。
其次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實際就是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也能明確地知道父母對他的好。而當孩子有了安全之后,他也會更加的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容易被挫折所打敗。
要理解尊重孩子,而非強迫孩子。當孩子提出某個要求的時候,如果父母覺得不合理,就會強迫孩子放棄。會導致孩子產生怨氣,進而憎恨父母。但是,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就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事件本身了。
良好親子關系的重要性
1、家庭關系融洽、親子關系親厚,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有被關愛、被需要的感覺,那么孩子多數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假如孩子一直在不和諧的親子關系中成長,那么孩子多數會不信任他人,沒有令自己滿意的朋友關系。
2、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質的培養、意志的磨練、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