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的壓力都很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一門心思忙于工作,由老人來照顧孩子。但是很多老人并不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是不斷滿足他的要求,溺愛孩子。對他傾注無限的愛并不是很大的錯誤,這只是處于喜愛,但不免會對他的性格養成造成影響。
老人溺愛孩子的十種表現
1、對于孩子過于寵愛
隨著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都舍不得讓他做,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依賴感,變得生活不太能自理,獨立能力就會很差。這其實是在害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獨立能力。
2、太過于重視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老人的眼中都是完美的,很多老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作為中心,平時一些聚會,都會讓孩子去參與,哪怕孩子比較鬧或者是有點不聽話,老人也覺得沒有什么,都是小孩子犯點錯很正常。
這樣下去,會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長大后,一旦他沒有成為主角位置,家長再去管教,就很難讓孩子服氣,容易讓他變成白眼狼。
3、不正視孩子的錯誤
孩子長大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誤,這并沒有什么,他們的大腦思維很多時候意識不到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正確的。這時父母就要及時的指導孩子,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
如果老人溺愛孩子,包庇他的錯誤,這樣看似是件很小的事情,其實卻會給孩子造成一個錯誤的認知,分辨錯誤的能力會很差,長大了再想糾正就已經能來不及了。
4、允許孩子自由散漫
好習慣都是在小時候慢慢養成的,家長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會好了,如果小時候沒有一個好習慣,那長大了之后很難改變。有的孩子從小自由散漫,做事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沒有計劃,家長要改正孩子這樣的性格。
老人溺愛孩子的影響
1、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過度溺愛保護孩子的父母,總怕孩子受傷,什么事情都要幫他包辦。這樣子的保護,看似愛孩子,實則在剝奪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2、養成很多壞習慣
有些家長什么都依著孩子,孩子從小衣來生手飯來張口。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只會變得懶散貪圖安逸,缺少生活自理能力。長期下來,就會養成一身壞習慣。
3、以自我為中心
老人溺愛孩子,會讓他覺得理所當然。這樣的孩子只會追求自我感知的滿足,同時還會以自我為中心,極少考慮別人的感受。
怎樣愛孩子才是正確的
1、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他們唯一可以依賴的,希望父母無論多忙多累,都能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的孩子,既溫柔又堅強,而且還會很快樂,被父母愛的孩子才是幸福的孩子。
2、不要板著臉孔對待孩子。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他行動的指南,孩子對父母是有敬畏之心的,所以才會有不言自威這個詞。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板著臉,會導致他心里產生距離感,有話也不敢說,久而久之對父母也就沒什么話了。
3、和孩子做朋友。父母學著和孩子做朋友甚至是玩伴,和孩子嬉戲玩樂,能夠增進親情,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和他們是平等的。和父母做朋友的孩子通常性格開朗、活潑大方、善于溝通和交流,心里不會有陰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