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親的行為其實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若是好行為固然是好的,但若是較差的行為,那對孩子的影響很有可能會是一生。所以當父親的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要注意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這樣也是利于家庭的和諧,孩子的更好成長。
父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身體
很多家庭,孩子回家就忙于做作業,媽媽回家就忙于做家務、輔導孩子做作業,而爸爸呢?躺在沙發上優哉游哉的打游戲,一會兒激動的大吼一聲,一會兒驚訝的跳起來,活生生的把家里當成了網吧。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爸爸們不要覺得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只要媽媽插手就夠了,很多事情是媽媽根本沒有辦法去引導和教育的,比如媽媽們對于運動和戶外挑戰天生不喜歡,如果爸爸不肩負起這個責任,那孩子體育成績不好不說,還容易體弱。
2、給孩子帶來壞的榜樣
現代社會,手機幾乎是人的第五肢。但是如果一個父親只顧玩手機,以至于他跟自己的孩子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交流的話,那么問題就很嚴重了。對于孩子而言,這是一個壞榜樣,他們可能會有樣學樣。同時,他們也會和父親之間產生疏離感,非常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
3、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況
很多爸爸都覺得自己是一家之主,覺得在整個家庭中就應該有自己的威嚴。比如經常會和孩子媽因為一些小事而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也會經常對著孩子媽指手畫腳的,但是這樣的爸爸面對自己至親的人都會胡亂的發脾氣;有些爸爸甚至更過分到還會直接動手,而父親這些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父親的哪些行為對孩子是好的
1、引導孩子認錯
在家里,媽媽總是對孩子最溫柔的那一個。但是,在孩子鬧人耍脾氣的時候,媽媽也是最容易暴躁的那一個。本來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各種瑣碎事媽媽就已經很累了,這時再看到孩子鬧人,是很容易被“引爆”的。
這個時候,爸爸就該好好引導教育孩子了。幫孩子分析自己錯在哪里了,該如何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以及以后要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發生等等。孩子在這些方面往往更愿意聽信爸爸的指導意見的,所以爸爸可千萬不要拖后腿!
2、會理解和尊重寶媽
爸爸掙錢很辛苦,可即便如此,他也能理解寶媽帶孩子的勞累,知道寶媽為了孩子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辛勞的忙碌著家里的一切。所以,爸爸會很尊重寶媽,對寶媽的照顧也是更加體貼,更是隨時表達自己對寶媽的愛,這樣的理解和尊重,讓家里的生活氛圍越來越溫馨。
當孩子目睹自己父親的行為,又在這么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下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會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多為別人著想,性格也會很隨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