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還不會清楚表達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會非常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們不被理解、權益被侵犯的時候,就總是動手打人。這種習慣特別不好,這樣下去,別的小朋友就不會愿意和他一起玩了,那么,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家長怎么教育呢?
孩子總是動手打別人怎么辦
1、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靜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使用暴力,那么自己就不能發脾氣,這樣是做了壞的示范。當你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那么你的孩子就會向你學習,在焦急的關頭保持耐心。
2、不可以強制性地讓孩子道歉
家長如果上來不安撫孩子的情緒,也不關心事情的緣由,強迫讓孩子道歉,這樣的話,孩子根本不會心服口服。這樣也根本起不到教育效果。
3、教會孩子宣泄情緒
給孩子提供一個可選擇的替代攻擊的方法。對于學會說話的用運動、寫信等方式宣泄壞情緒。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的壞情緒來得快,往往也去得快。而這期間,如果父母能夠做好引導,對孩子情緒掌控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
4、灌輸平等原則
孩子已經養成總是動手打別人的習慣,家長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后期挽救,用言行和態度告訴孩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家長要用以牙還牙的方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
孩子總是動手打別人的原因
1、家長的錯誤鼓勵
平時家長和孩子嬉鬧的時候,孩子動手打了家長,家長卻不以為意,有的甚至還會夸獎孩子長本領了。這樣下去去,孩子就會因為家長的錯誤鼓勵,造成他們對于自己行為的錯誤認識,覺得動手打人不是一家大事。
2、表達自己的需要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為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表達自己的希望。
3、模仿動手行為
孩子無意中看到暴力,有打斗場面的電視節目,又或者某些家長有愛打人、動作粗魯等不良的習慣,或存在家庭暴力,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有可能會傳給寶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