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天性就是調皮、不聽話,大人每一次出口警告也不是都管用的。孩子必須遵守規則,才可以約束管理好孩子的日常行為規范。孩子的規則教育是從小到大慢慢培養的過程,家長從生活小事上,慢慢樹立起孩子的行為邊界,讓孩子在規則中建立起生活秩序。
孩子遵守規則的意義和作用
1、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避免懶惰
童年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好時機。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規則就是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飯前洗手”等等。這樣規則比較簡單容易達成。它們幫助孩子及早地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他們生活無序和懶惰。
2、可以幫助孩子遠離危險
安全規則是幫助孩子盡早了解危險,幫助他們規避危險。安全規則包括很多種,最基本的就是交通規則。這些規則可以確保孩子對生活環境中的危險有所警惕,能讓他們知道遵守好規則,可以幫助他們遠離這些危險。
3、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當規矩立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提高。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當我們立下規矩讓小朋友去做,無論做得好還是不好,都沒關系。重要的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既鍛煉自理能力,又獲得成功感。
4、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遵守規則,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果在小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規矩,那么他們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且漫無目的。如果家長給孩子寫作業時定一個規矩“在30分鐘內正確完成”。這樣不僅能夠增加難度,還可以有更多的動力和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1、在合理范圍內參與
家長需要事先給孩子參與制定的規則劃定一個合理的范圍。首先,有些基本規則是不能由著孩子的,尤其是涉及孩子人身安全;其次,要考慮孩子現有的能力水平,孩子難以理解或者難以執行的規則也不應該讓孩子參與制定。即使孩子參與制定了這樣的規則,也無法真正執行,規則無效不說,也打擊了孩子參與制定規則的熱情。
2、在社交型游戲中參與制定規則
孩子遵守規則的最終目的是學會自律,即從內心認同并自覺遵守規則。為了做到這一點,社會互動是必需的。當孩子在和同齡人玩耍時,他們自然而然地會商討游戲規則,此時雙方的地位平等,孩子有機會能夠進行充分的自由討論,理解互相尊重的意義,認同規則的意義。
3、言傳身教,父母的榜樣很重要
要養出一個遵守規則的孩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應先從自己做起,在家里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試問一個生活作風混亂,家庭亂糟糟的父母又如何培養出一個懂得自律,遵守規則的孩子呢?
孩子不遵守規則的危害
1、挑戰他人,人際關系受影響
當孩子不守規矩,在他人眼中,就是不斷挑戰底線。一旦當底線被觸及時,往往也會不斷發生矛盾、摩擦和碰撞,甚至也會使矛盾升級。不僅會影響人際關系,甚至還會發生打架斗毆等惡劣行為。
2、傷害身邊無辜的人
因為孩子不守規矩而帶來的隱患不可估量,之前也有些小孩亂扔香蕉皮,然后導致他人摔倒,還有高空拋物的行為,卻沒有想過這些任性的舉動,對于他人的健康傷害有多大。很多無辜的人,就是因為熊孩子的這些不遵守規則的行為,才被迫受到傷害。可怕的是很多父母還在為孩子找借口,從來沒有想過嚴厲的教育他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