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我們周圍,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但是做父母的卻不在孩子身邊,這也是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所以我們?yōu)榱四軌蚋玫呐囵B(yǎng)好孩子,那就要注意與孩子進行頻繁交流,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如何培養(yǎng)孩子
1、注意拉近雙方距離
如果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長期不在孩子身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少,現(xiàn)實的距離雖無法逾越,那么缺席的父母應該想方設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孩子與父母有血緣關系,天生就親近父母。
身處異地的父母,可以用好電子產品,如每天晚上跟孩子聊天,還要深入了解孩子關心的話題。他們喜歡的動畫片,他們喜歡的書籍,只有投其所好,有共同語言,才能拉近與孩子心的距離。
2、頻繁與孩子進行聯(lián)系
留守家庭和普通家庭之間的差異就在于溝通交流有了距離和時間的限制,一般家庭孩子回家就能看到父母,而留守兒童則是逢年過節(jié)才能和家長有實際的接觸。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即使看不到父母,頻繁的聯(lián)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合格的家長要和孩子每天都聯(lián)系一次,不要因為自己工作忙就一再拖延與孩子見面的時間,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
和見面一樣,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最好也要固定時間和時長,比如說晚上八點,孩子剛吃完飯準備寫作業(yè),和家長閑聊一會天能夠開啟更加愉悅的晚間學習任務,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孩子。
3、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萬一發(fā)生“恃強凌弱”現(xiàn)象時,還在要筆直站立,保持鎮(zhèn)靜,同時直視欺負他的人的眼睛。這樣做能夠讓孩子保證自己的底氣,給“欺弱”者以警告。這是因為,孩子遭欺負,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他個子很小或者力氣不大,而是過于害羞和內向。
教孩子用堅定的語氣告訴欺負他的人,“我不喜歡你的行為”或者“請不要這樣對我說話”。這樣的做法能夠進一步威懾對方,但這需要家長在家中多跟孩子練習,這樣孩子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會更加自然。
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危害有哪些
1、孩子性格敏感,缺少安全感
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看見別的家長和自己的孩子走在一起,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一種落差感,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脆弱,而且長時間的缺少父母的關心,孩子的性格會越變越敏感,缺少安全感。
因為在外面受到傷害時,孩子找不到別的方法來安慰自己,只能憋到心理自己內部消化。慢慢的,孩子遇到困難就變成了不愿意向別人傾訴的性格,長時間下來,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敏感且缺少安全感。
2、跟父母關系疏遠,一輩子也難以親密
根據(jù)心理學家研究,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沒有父母陪伴身邊,將很難與父母建立足夠親密的親子關系。因此,那些把孩子寄養(yǎng)在他人那里的父母要注意了。前面幾年的輕松,可能會導致一輩子的疏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