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二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小學的低年級階段,也正是他們調皮不聽話的階段,家長總是對于孩子的調皮控制不止情緒而打罵他們。其實孩子在這個階段是良好性格習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了解她們的心理特點,并給予適當的引導教育。
二年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分析
1、追求個性
二年級小學生已經可以比較清晰明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而且也能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孩子正處于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遇見事情之前不會像一年級一樣動不動哭喊,而是會在事情中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從中發現自我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
2、情緒不穩定
二年級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
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人際交往的變化
二年級的孩子與同伴的友誼進入了一個雙向幫助階段、但是還不能共患難。他們對友誼的認識有了提高,但還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特點。他們的擇友標準也在發生著變化,往往把學習的好壞當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標志。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愿意把在外面發生的事講述給家長,也是為了顯示出獨立的個性。
4、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后
二年級的小學生開始更關注學習成績,對于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但是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
5、自控力不強
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自控力不強。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二年級小學生該怎么教育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心的健康發展很重要。給他制定了一些規則,讓他能比較順利的培養好習慣。例如吃飯不準看電視、控制看電視時間、睡覺前的時間等。培養他的獨立性,學會做力所及力的家務,例如拖地,掃地,他也非常積極的配合,時間一長,習慣就成自然。
2、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