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產生了偷家長錢的想法。家長要合理的引導這類孩子,不要對孩子的金錢管理太過嚴格,要適當的讓孩子滿足自己的欲望,告訴孩子想要什么東西要先跟父母說,不要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
小孩偷拿家長的錢應如何教育
1、讓孩子擁有物權意識
很多孩子都是有著物權意識的,可能家長并沒有關注到,如果發現小孩偷拿家長的錢,也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告訴他們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有著歸屬的。想用別人的東西也需要征得對方的同意,在日常生活當中需要強調孩子對私有物品的概念。
2、讓孩子擁有經濟自由權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收紅包,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雖然名義上是自己的錢,但是也掌握在家長的手里,嘴上說給孩子保管,其實已經被自己占為己有。對孩子來說錢不只是一種購買東西的工具,當他們擁有了自由支配權也會合理消費,所以家長要學會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用錢。
小孩偷拿家長的錢的原因
沒有滿足孩子的“欲望”。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孩子要什么家長就滿足什么。可是后來又覺得這樣教育孩子不對,于是就不再滿足孩子,當孩子提出要什么東西時,父母就會搪塞過去,更不會輕易地滿足孩子,這種落差感讓孩子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于是就開始偷拿父母的錢,來滿足自己想要買東西的欲望。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過多。在生活中父母總是對孩子事無巨細,樣樣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同樣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按照他們的思想和意愿來走。可是孩子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父母對孩子管控過多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出現“偷”這個行為來擺脫父母對的控制,想要自己有獨立的支配權。
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
家長要教育孩子養成不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應該灌輸給孩子這種意識,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不論在哪里拿東西之前要尋求主人的意見,經過對方的允許才能動,而且不可亂翻東西,更不可以翻別人的抽屜和書包,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正確引導孩子。如果孩子承認了自己不好的行為,媽媽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孩子,可以舉一些孩子能理解的例子,告訴他這么做是不對的,不僅對現在的自己不好,以后也會有不好的影響的,也可以用孩子經常喜歡看的動畫片,或者故事里面的正面人物來引導孩子,讓孩子清楚地明白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
尊重孩子。一旦發現孩子偷東西,就打罵孩子或者命令孩子當眾認錯,并斥責孩子以便讓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帶給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恥,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家長不要隨意將事情告訴別人,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