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偷家里的錢,是因為父母平時沒有給自己零花錢。家長在處理這類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根據原因解決問題,然后告訴孩子偷錢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要讓家長有意識的引導他們,不讓他們再犯錯誤。
小孩偷拿家里的錢該如何處理
1、引導孩子合理滿足自己的愿望
小孩偷拿家里的錢,可能是孩子喜歡上某樣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但孩子沒有錢或者零花錢不足以滿足孩子的愿望,就會從家里偷父母的錢。他們的愿望越多,對錢就有更多的需求。父母就要關注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愿望和需求。對于他們的合理愿望和需求,父母可以適當給予滿足。
2、教育孩子要冷靜處理
在發現小孩偷拿家里的錢時,父母應該冷靜一些,不要大發雷霆,不要打罵們,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先給孩子講道理,不要破口大罵或者張手打人,否則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而且很多孩子都很叛逆,你越是訓斥厲害,他們越是不聽你的話了,會和父母對著干的。
3、跟孩子進行溝通
有的小孩偷拿家里的錢,很多時候都是由于他們不愿意,跟家長進行溝通而導致的。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主動的去找自己的孩子溝通,讓他們明白家長是愛護他們的。家長可以問明白他們偷拿家里錢的原因。知道孩子偷拿家里錢的原因,我們才可以有針對性的去教育他們。
4、及時引導
如果孩子承認了自己不好的行為,家長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他們,可以舉一些他們能理解的例子,告訴他們這么做是不對的。不僅對現在的自己不好,以后也會有不好的影響的,也可以用他們經常喜歡看的動畫片來引導他們,讓孩子清楚地明白,并且以后都不會再去偷拿東西了。
小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該如何教育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東西說謊的行為,要主動反思和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偷東西很可能是因為家長總是嚴厲地拒絕孩子的要求,而他們在犯錯后說謊,則很可能是因為家長總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學會在零花錢方面精打細算后,自然就會在花錢方面有所節制,通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知道大人掙錢不容易,讓他們要格外珍惜父母的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當他們從情感深處知道體諒父母時,自然就愿意做一個好孩子,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
家長怎么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以身作則。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成人有意識地培養成的,而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家長是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第一培養者,是他們各種言行的參照物。所以,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給他們做出表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要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他們的好習慣往往是在生活實踐當中習得來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妨試著與他們“劃清界限”。明確哪些權利是孩子的,他們能做的事父母盡量不要伸手,讓他們獨立完成。無須“包辦”或替代過多,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知道“我要做什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