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成績差的原因就是粗心大意,做題目時一目十行,不去思考其中隱藏的知識,一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小孩因為看錯字和數字,而導致答案差之千里,時間長了孩子這樣的壞習慣將會影響以后的升學。
小孩做題目老是粗心大意怎么辦
一、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閱讀能力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孩子的粗心有一部分也是因為對題目或者文章的理解不夠到位,所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多鼓勵他讀一些他感興趣的書。其次要加大閱讀量,讀得多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各種文章類型。最后是加強快速閱讀的訓練。通過大量的快速閱讀訓練來提高閱讀速度,精準度,理解能力。
二、看清題目,想清楚后再下筆
小孩在做題時不認真讀題和審題,特別容易出現錯誤。有些孩子出于趕時間的目的,習慣于拿到題目之后,想都不想就急著下筆,實際上越急越容易出錯,越急效率越低,欲速則不達。此時要引導孩子養成看清題目、想清楚之后再下筆的好習慣,這樣能避免考慮不周全的錯誤,解決小孩做題目老是粗心大意的問題。
三、做完后從頭認真檢查的習慣
很多孩子沒有養成檢查對錯和有無疏漏的習慣,還有一些孩子能意識到檢查的重要,但在具體如何檢查上不得法,通常是跳躍式的檢查,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地檢查。這種毫無章法可言的檢查方式必然會產生問題的“死角”,比如一些錯誤恰好就因為跳躍式檢查而錯過了。
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大部分孩子的時間觀念都很差,缺乏規劃時間的能力。在考試的時候,由于前面時間規劃的不到位,后面的考試時間緊張,孩子就會粗心。家長一定要懂得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對自己一天的時間進行規劃,列出詳細的時間表并按照時間表去執行。
還要設置一些獎勵機制,在孩子完成好的時候進行表揚。還要給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最后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自己制定的計劃。
小孩總是粗心的原因
原因1:孩子情緒不佳
比如孩子放學想先玩再寫作業,可家長讓其先去寫作業,因為孩子小會害怕家長,此時孩子就會賭氣先完成作業。但這樣心不在焉的寫作業,質量當然很難保證。情緒干擾的不僅僅是學習,而且容易使孩子誤看誤寫。
這一方面來自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厭煩,另外一方面是學習耽誤了孩子做喜歡的事,造成孩子情緒不佳。當孩子個人感覺不好,投入學習的程度,專注程度就會大大降低。
原因2:學習習慣有問題
比如孩子不喜歡預習、打草稿、寫下每一步步驟等等。有時候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就會讓孩子容易犯錯。還有的時候,孩子在審題上花費的時間少,在解題上花費時間多。一旦審題出現偏差,那么解題再完美也是白白花費時間,出現小孩做題目老是粗心大意的情況。
原因3:家長的消極心理暗示
有些家長本意上是想讓孩子避免粗心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卻屢屢提及,這反而給了孩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在一種“我是一個粗心的人”的暗示下,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想更加粗心的程度靠近,這對于改掉孩子的粗心習慣也是極為不利的。
粗心會對孩子產生那些影響
1、影響學習成績。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粗心,都是根據孩子的考試情況或者是作業情況來判定的。面對瑣碎的學習任務,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本不應該犯的”錯誤。比如把13+6算成20,還有把“代”寫成“伐”,孩子一旦“粗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習成績下降,在考試中丟失了很多本不應該丟的分。
2、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候家長和老師雖然初衷是在提醒孩子不要粗心,但是因為白熊效應的存在,家長越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孩子腦子里反而只有“粗心”二字比較深刻。因此,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粗心評價,反而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時候注意力更加不集中,反了更多“粗心”的問題。
3、愛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很多孩子不會把粗心當一回事,反而會在犯錯之后不認真反思自己的原因。如果家長總是說孩子犯錯“因為粗心罷了”,那么孩子也會在失敗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把失敗歸因為粗心,而不是冷靜下來去分析思考自己的不足,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