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就要多和老師交流,不要以為把他送進學校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剩下的都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負責,多了解他的在校情況,知道他的心理變化,讓孩子遠離錯誤行為。
家長如何跟老師交流
第一、與老師溝通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態度要主動,聯系要適時適度。有些父母誤以為主動聯系老師會打攪老師的工作、生活,怕老師不歡迎。其實父母主動聯系老師會給老師帶來便利,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一個個去家訪要很多時間,家長主動到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討教育方式,這是家長老師都樂意的事。
第二、有自己的主見,不會事事順著老師
有的家長和老師聊天,多是以這種形式對話。老師說:“你家孩子今天跟同學打架了”,家長立馬回復說:對不起啊,這孩子真的是太淘氣了,沒關系不用問我,該打就打,該罰就罰,我們家長沒意見。這種交流形式,看起來家長是百分之百信任老師,但是無形中也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管、不問,只讓老師管。此時父母在和老師聊天時有自己的主見,不會事事順著老師。問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老師一起商量如何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得到及時的教育,才有助于提高他的學習成績。
第三、建立雙向溝通機制
家長跟老師交流時不應只是一方的發言,而是應該雙向進行,例如家長可以向老師詳細介紹孩子的性格、特點和潛力等信息,讓老師對孩子的情況有更為全面的了解。而老師也可以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表現和需要改進之處,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
第四、向老師詢問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現
在父母眼里近乎完美的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不一定就受大家的歡迎。在學校里有的同學人緣好,誰都樂意與他交往;有的同學人際關系卻不太理想,沒有誰愿意和他來往。而且有的同學雖然沒有同任何人紅過臉、吵過嘴,但他們很少有人理會,就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
孩子可能遇到種種人際問題,但他們并不想在家中過多地談論他們的社會生活,這時老師的觀察和見解卻能夠給家長一些啟發。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懶散怎么教育
對孩子實施獎懲措施。如果孩子能達到學習目標,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反之則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家長最好跟孩子一起制定這個獎懲措施,這樣做才能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孩子也不會因為受到懲罰而產生特別強烈的負面情緒。
當然家長制定這些獎懲措施的目的是鼓勵孩子奮發努力,如果孩子付出努力以后依然沒有達到學習目標,家長可以找一些理由降低懲罰的力度,這樣就能讓他更加積極地向著目標前進。
給孩子確定學習目標。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往往與學習目標不明確有關,因為學習目標是孩子的學習動力,沒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孩子就會滿足于現狀,放任自己的惰性肆意生長,進而變得非常懶散。所以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狀態,必須確定學習目標,而且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這樣做就能給孩子帶來一些挑戰,激發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懶散的原因
原因1:缺乏責任心、不重視學習。孩子缺少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學習心態,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抱有無所謂的心理,對學習毫不在意。
原因2:沉迷游戲,無心學習。有些孩子認為讀書枯燥無味,他們能從電子游戲機等娛樂活動中找到樂趣和刺激。這種樂趣與刺激使他們如癡如醉,不能自拔,無心學習。
原因3:壓力大,厭煩學習。老師、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但是只注重向孩子的大腦硬灌知識,不注意培養他的基本能力。導致孩子把學習視為苦差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孩子對學習也產生了厭倦態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