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是否健全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很大影響,如果男孩從小失去父親,只有母親陪伴在身旁,會讓他的性格有所缺陷,給成長埋下很多隱患,因為父愛能讓孩子更加勇敢堅強,敢于面對困難,是一個良好的精神支柱。
從小失去父親的男孩心理問題
1、容易膽小自卑
從小失去父親的男孩容易養成膽小自卑的性格,因為對于所有小朋友來說,父親是自己心中的大山,也是孩子對于男性角色的最為熟悉的對象。當男孩長期和母親在一起接觸,很容易會在日常相處中感染到母親身上女性的獨特氣質,因此在性格上會變得有些女性化,時常會表現出膽小自卑等性格特征。
2、做事沒有規劃
孩子雖然年紀較小,卻并非有些家長所想象的什么也不懂。孩子有著自己的世界觀和邏輯,常常會出現性格叛逆的現象,故意和父母對著干,以此來吸引母親的關注。而且由于缺少父親給予的正確教導,沒有感受到男性在思考問題時的邏輯方式,導致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往往會沒有規劃,容易只看到眼前利益,不具備長遠的眼光。
3、產生仇視心理
男孩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會因為對父愛極度的渴望和一次次失望而產生一種報復和仇視的心理,使得性格中帶有攻擊性,最終導致他走上不歸路。
4、影響孩子的情緒和人格形成
缺少父親關愛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恐懼、緊張、焦慮,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因為內心的渴望一直不被滿足,也會引發內心出現很多的憤怒,無法排解會導致過激行為。
5、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男孩不能從父親的身上獲得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不善于與別人交談,也不愿意與別人交往,容易導致成人后性格內向。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在處理與老師,上級領導時會有困難,易產生敵意和憤怒。
如何教育從小失去父親的男孩
第一、思想引導
母親本身是一個溫柔的角色,遇到很多問題都不能夠獨立解決,而在這種環境中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的覺得自己不能夠解決事情。當孩子遇到一點點小小的困難,如果不幫忙他甚至嚎啕大哭。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在思想上進行引導,告訴他們,作為男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想辦法,獨立解決問題。
第二、不要故做堅強
媽媽本身就是一個溫柔的形象,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也不需要逞能,在教育從小失去父親時可以多讓他幫忙。讓他覺得自己的媽媽是一個溫柔需要幫助的人,這樣他就會形成一種想要保護媽媽的欲望,從而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要變得更勇敢,更堅強,能有能力,才能夠保護媽媽。
男孩愛哭怎么教育
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心理暗示是非常可怕的,總是給男孩貼上“好哭”的標簽。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和別人討論孩子愛哭的事情,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陰影。讓孩子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愛哭的人,慢慢地孩子就會按照標簽去發展自己。
不要包辦一切。包辦會導致孩子對家人過于依賴,遇到事情就知道哭,讓大人幫忙解決。所以家長應該減少包辦,敢于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各種問題。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好習慣,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發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