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互相尊重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如果孩子總是動手打人的話,相信沒有孩子愿意主動和他搭話。對于孩子這種不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及時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的改正,保證小孩健康的成長。
孩子總是動手打人怎么辦
1、一旦發現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堅決的制止,不能夠有任何的猶豫。然后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顧整個事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教導孩子打人是不正確的,等待孩子冷靜下來之后,家長要鼓勵孩子向對方道歉。
2、一旦你和孩子冷靜下來,便可耐心教育了。當然了,并不是說此刻你要開始斥責孩子,而是嘗試和孩子溝通,同時盡力了解打人背后的真實原因。可能你的孩子是出于缺乏安全感;也可能他害怕受欺負,所以反過來會采取打人的方式。
3、在平時,家長也要做到不斷反省自我。首先反省自己言傳身教做到沒?如果家長一直都是“一言不合總是動手打人”,無疑會給孩子造成錯誤的示范。家長必須注意自身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4、孩子的壞情緒來得快,往往也去得快。而這期間,如果父母能夠做好引導,對孩子情緒掌控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跑步等運動方式,不僅可以宣泄孩子的壞情緒,對強身健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寫信等方式也是讓孩子快速冷靜下來的重要方式。
5、可以引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主動的和被打的人道歉,去抱一抱被打的小朋友,讓兩個小朋友拉拉手,表示歉意與諒解。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如果孩子的行為非常的強烈,沒有任何語言嵌入的余地,這個時候,你可以做標準行為訓練法,來掌控他。
6、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兒的話,經常參加集體活動,那么他們就會學會分享,學會互相幫助。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隨便發脾氣、動手打人了。相反,他們會更懂禮貌,做事也懂得照顧別人。
小孩總是動手打人是怎么回事
原因一:父母們經常一言不合就動手的話,孩子們在某些行為上當然也會模仿父母。一歲以后的孩子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他們看到什么自然就會學什么,而大人就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范本,父母們在動手的時候,就是無形的給孩子灌輸這種暴力行為。
原因二:在面臨爭執或不順意的情況時,成人能夠較為冷靜地思考,但是小孩子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并沒有那么強,同時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他們可能會采取最為直接也是最為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原因三:一些孩子會主動攻擊陌生人,并不是他們對陌生人充滿惡意,只是因為他們對于陌生事物存在一種無法克制的恐懼感。而孩子們面對恐懼的事物,除了逃避,就是攻擊。所以當發現孩子是因為恐懼才打人的時候,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
孩子動手打媽媽怎么教育
一、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打孩子。小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怎么對待他,他之后就可能會怎么對待父母,所以不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孩子。
二、教會孩子尊重與被尊重。小孩子一定要從小學會尊重別人,也讓小孩子享受到被尊重的美好,這樣小孩子就不會出現打母親的行為。
三、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喜歡這件事情。并且父母也需要參與到其中,實踐和體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濃厚的親情。
四、可以放手讓孩子去體會你的工作。不要求孩子是否會做,但是,這樣可以讓他在工作之中體會到不一樣的人生。這樣他們才能更加的去理解父母的難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