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那么時常都會聽到他們吵鬧的聲音,此時很多父母總會不自主的偏向年齡小的孩子,這樣不公平的做法會讓兩個孩子都受到傷害。兩個孩子打架發生矛盾,父母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度,合理認識對錯。
兩個孩子打架怎么辦
首先,疏導情緒不判斷對錯。如果一方失控到要傷害到對方的情況下,先安撫娃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兩個孩子打架后,迅速把兩個人分開,各自回屋或者坐在桌子兩端,不玩不說話什么也不干。冷靜下來之后,再讓孩子各自說出自己的情緒。
其次,引導孩子表達。孩子年齡小,思考問題多是以自我為中心,無法了解對方想的是什么。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表達,講出事實,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對對方的期望,這樣孩子之間才能彼此了解,減少矛盾。
有爭吵才能可能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孩子,而不是父母。父母的角色要么是旁觀者,要么是中立者,目的都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充當裁判,來判斷誰是誰非。
然后,家長應該公平對待。很多家長在面對兄弟姐妹之間吵架或者打架的時候,都會先教訓年長的孩子,要么就是大發雷霆,或者用言語來威脅孩子。其實,當家里兩個孩子在吵架的時候,家長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要保持冷靜,之后再公平對待,不能因為誰的年齡更大一點就批評誰,這樣會讓年齡小的有優越感,以后會更加的無理取鬧。
最后,父母恩愛,是幫孩子們處好關系的最好示范。你和另一半的關系,是孩子處理兄弟姐妹關系的最佳樣板。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爸爸媽媽正確教導寶寶如何與他們在意的人相處,那么他就會彼此尊重、忍耐、愛護和寬容,不會彼此剔除過分的批評或要求,兩個孩子打架后就能學會合作和妥協。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該怎么糾正
第一、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孩子們能夠按照自然規律發展自己,建立一個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在規則的保護下,孩子們有權利在安全的情況,真實自由地去體驗外面的世界,從而建立一個清晰而強大的內心世界。
第二、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孩子在哭鬧之余可能還會通過打人、扔東西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這時父母可以抓住他的手,制止他。孩子可能會哭鬧掙扎,但無論孩子怎么做,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態度,“打人、扔東西”這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第三、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規則意識。在家庭中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和空間,還要學會尊重自己。家長需要以一種真正的方式與自己的孩子相處,讓孩子知道,家長也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利,同樣也應該受到尊重。
孩子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原因
原因一:自我意識膨脹。許多孩子開始僅僅只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自我意識的膨脹和認知的局限性,會常常致使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思想和情感,甚至偏執的相信他們的情感和經驗是不同的。當別人無法理解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從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原因二:家長對于孩子的過度寵愛。因為孩子從小受到家人的過度寵愛,處處不求回報地給予。讓孩子在大腦中習慣性認為:“只要是自己想要,不論過程怎么樣,只要我一哭一鬧,最后都會乖乖送到我手里來。”于是孩子的占有欲越來越強,甚至經常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