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媽媽總是罵孩子是有原因的,比如經歷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如果他犯錯誤了,就會成為導火索,讓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影響親子關系。其實家長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總是事后后悔,傷害了自己和孩子。
媽媽為什么老是罵孩子
原因一:孩子動作太磨蹭
其實做事情磨蹭是很多小孩子的問題,因為在孩子的世界當中不知道什么叫做競爭,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珍惜時間,他們只會讓自己自由自在,舒舒服服的。但是這一點在家長眼里就是做什么磨蹭,非常的浪費時間金錢,長期這樣難免會讓媽媽覺得不耐煩,忍不住就想要吼一頓來催促孩子。
原因二:孩子不聽話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不聽話這一點的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多數的父母嘴里的不聽話,其實就是指孩子不受自己的控制,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肯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可能事事都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有的時候父母心情不好,就會認為孩子在頂撞自己,是孩子不聽話的,所以媽媽老是罵孩子。
原因三:孩子成績不理想
每次看見那么簡單的題目,孩子都要抓耳撓腮地思考半天,最后還想出來一個錯誤的答案,家長的氣就會不打一出來,忍不住就會想要吼孩子一頓。
原因四:沒有完成的任務
有時候是家長手頭上有沒有完成,又比較緊急的工作,最后提交的期限就要到了,但任務還一點眉目沒有,心里不免著急上火,只想趕緊集中精神把工作如期做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要求家長陪自已一起玩,或進行其他比較耗時的活動時,有些急性子的家長就會失去耐心,忍不住開始吼孩子,希望孩子的活動能早早結束,自己好趕緊回去趕工。
媽媽總是罵孩子的危害
危害一:容易破壞親子關系
孩子如果總是被罵,那么他和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會逐漸減少,甚至他可能會覺得父母就是自己的“敵人”,會淡化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一旦孩子與父母之間感情淡了,溝通的大門也會被關上,那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會很容易就會走上“熊孩子”之路,再也不聽父母的話,甚至敢和父母對著干,嚴重的會用離家出走,逃學來和父母對抗。
危害二: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
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挨了一頓揍,看起來確實是老實不少了,但是孩子的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可能自尊心已經受到“重創”。尤其是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甚至會產生自卑、孤僻、仇恨、懦弱等扭曲的性格,也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也許還沒有長大,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問題少年”。
危害三:孩子產生暴脾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們唯一可靠的依賴,媽媽老是罵孩子會讓他們覺得父母不愛自己,而會讓他們帶著仇恨的心理,不健康的成長,脾氣也會變得暴躁、有暴力傾向等等。
媽媽如何避免罵孩子
一、允許孩子犯錯
媽媽不要把孩子當做大人,孩子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而且孩子的行為習慣也不是在吼罵中形成的,往往吼罵出來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厭惡,增加了孩子叛逆程度。
因為總是在孩子面前傳播負面情緒,孩子的情緒也很容易被點燃,父母會發現孩子從最開始的委屈流淚到后來和媽媽爭吵,再到后來叛逆,其實都是一次次的傳播負面情緒導致的。
二、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要給孩子一些獨自成長的空間,有的家長很聰明,孩子在遇到什么難關時,可以立即發現問題所在,然后就告訴孩子。過多的插手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挫折,會讓孩子的目的從“解決問題”轉化為“滿足家長命令”,因為在他看來家長的意見不是意見,而是命令。
三、不斷地自我提升
家庭教育的過程,事實上也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人們常常認為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變好或變壞,卻忽略家長其實也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因為教育需要的正是媽媽不斷地糾錯,把自己觀念上的錯誤、教育方式上的錯誤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改正,既引導了孩子,又可以讓自己得到提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