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能代替他做事,讓他學會解決問題,不管對與錯,都要先肯定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也會更加自信,養成很好的專注習慣。當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時,家長的教育要及時跟上,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怎么辦
第一、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給小孩子制造安靜的環境,孩子在做題的時候,你在旁邊大聲說話或看電視,這會造成孩子一邊想看電視,一邊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第二、減少嘮叨和訓斥孩子
當孩子做事的時候,避免在一旁嘮叨個不停和訓斥他這做的不對那做的不對,要多鼓勵,讓他自己做喜歡的事情,更讓他有成就感。不要總拿他和同年齡段的小孩比較,比多了就把孩子的信心比下去了。
第三、從細節著手要求
一個上課經常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生活中往往也有很多不良習慣,比如很多家長會過多替孩子包辦,所有事情都幫孩子收拾準備好,導致孩子沒有自主自理的能力,自己主動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要從生活習慣的細節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四、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自我約束力較差也是導致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有周圍有其他影響事物出現時,大人們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但孩子卻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景游戲或有意識地增加障礙用來干擾孩子,從而達到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的目的。
第五、不能無條件溺愛孩子
要給孩子立規矩,學會對孩子有效地說“不”。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起自己房間的所有東西,比如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在學習上也要自己做好,比如遇到不會的題要自己先思考、自己完成作業任務等等,讓他變得獨立起來。
孩子沒有信心怎么辦
1、幫助孩子設定小目標。為孩子設定一些實際可行的小目標,幫助他們克服自我懷疑,增強自信心。過往的成功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增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你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功時,你就能對自己的能力建立一種強大的信念。
2、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安全、受歡迎和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家長主動的創造機會提供方法,讓孩子能夠學著去做,去認識自己,讓孩子明白原來我可以這樣做,而且這樣我是可以成功的。
3、鼓勵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讓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合作和表達。在集體外出游玩等場合,如果有機會,就爭取讓孩子當眾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藝,比如彈琴、舞蹈、朗誦、武術等。必須提前做好充分準備,請老師做好精心指導與訓練,只有準備充分了,孩子才愿意上臺展示,掌聲與贊揚聲也會給孩子注入更強的自信。
孩子不獨立怎么糾正
讓他學會獨立思考。孩子小時候對很多事情都比較好奇,所以總喜歡追著大人問為什么,雖然家長不能對孩子愛搭不理的。但是也不能孩子問什么就直接告訴他,這樣也會讓他養成依賴性。
孩子提出問題以后,家長不要立即回答,而且要先讓娃自己思考,或者一步步的進行引導。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得出答案會很有自豪感,而且以后面對問題時,也能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只會向大人尋求答案。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有的孩子喜歡依賴家長,是因為自身沒有安全感,如果讓他去單獨做一件事,孩子內心是極度拒絕的。面對這類孩子,家長應該學會呵護他們的內心,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除此之外,父母要經常向孩子表達愛意,告訴孩子自己會站在孩子的身后,讓他安心的踏出每一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