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是家長能認識到青春期孩子的想法是正常的,出現想法和做法是有原因的,不能只控制行為而忽略原因,能接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等等如果家長能做好這些,就知道如何幫助孩子了。
初中孩子心理疏導方法
1、傾聽:與中學生交流時,應尊重他們的感受和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以理解為前提,為他們提供安全、溫暖的交流環境。
2、正面肯定:在交流中,要注重用積極的語言和肯定的態度來激勵和鼓勵中學生,認可他們的優點和努力,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動力。
3、調節情緒:對于情緒問題,可以通過溝通、放松、運動等方式,幫助中學生緩解緊張、壓力等不良情緒。
4、幫助解決問題:對于中學生的學習和人際關系問題,要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
1、孤獨心理。
一些初中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愿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
2、強迫心理問題。
有些初中生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合理,但是不能擺脫和控制。常見的表現有做事反復思考,猶豫不決,而且自己又感到緊張、痛苦。中學生患上強迫癥對學生學習,生活和在學校適應有很大的不良影響。
3、逆反心理。
不少初中生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初中孩子不想去學校心理怎樣疏導
1、了解原因
首先家長要了解清楚孩子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了,還是學習跟不上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或者只是單純的作業太多,讓孩子感到疲憊。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家長才能實施具體的相應措施,好好的開導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
2、適當培養孩子的特長
培養孩子的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也不錯,因為他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和興趣,可能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3、保持跟孩子的親密關系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親子關系的融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家長可以每天早上要跟孩子在床上先依偎五分鐘,然后再開啟新的一天生活。一定要把百分百的注意力集中在愛孩子身上。而且家長要認真聆聽孩子講述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另外,熄燈之后,睡覺之前,還要跟孩子擁抱一會兒,從而來提高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4、讓孩子學會接受自我
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改變孩子厭學的重要環節。家長要認真發現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孩子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改變孩子自己不優秀的觀念。
5、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愿上學時,家長肯定特別生氣,但是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自己不能有焦慮的表現,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多站在孩子立場想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要滿足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