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與孩子之間會因為某些問題出現爭吵,甚至孩子頂嘴的問題愈來愈嚴重。這是因為彼此的想法太不相同,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總是習慣性的反駁父母,性格也非常執著。
孩子頂嘴家長怎么做
1、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
有時候,父母需要耐心去聽孩子表達,一些爭吵的背后是父母沒有過多的耐心,沒有理解孩子,如果多一些耐心,覺得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會失去耐心而打罵孩子。
2、引導孩子。
父母除了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的同時,需要引導孩子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引導的過程可能需要父母耐心地引導,過程是艱辛和漫長的。相信孩子的能力,只要父母孩子一定更好的表達而不是頂嘴這種方式。
3、不隨意打罵孩子。
如果家庭教育善于使用這種批評打罵方式,這種行為反而是適得其反,容易傷孩子的自尊心,漸漸引起孩子內心的憤恨記仇。父母不要隨便批評孩子,需要批評時,要注意語氣場合和方式。父母需要控制住情緒始終保持冷靜,給孩子做個榜樣。
4、聽取孩子解釋。
如果孩子頂嘴就說明孩子需要解釋什么,在家庭中鼓勵孩子去解釋而不是吵架。這可使孩子感覺到無論做什么,這對孩子有利。孩子有時可能會頂嘴,這時家長可正確引導,講道理。
5、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孩子年齡小,語言能力不清晰,所以孩子出現和父母頂嘴爭吵的可能性就大。負面情緒的日益增大。父母需要不斷增強他的語言能力,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覺。
6、要耐心傾聽并營造辯論氛圍。
父母要真誠地去傾聽孩子辯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體分析,不要憑主觀臆斷或一面之詞而下結論。要充分讓孩子申辯,培養他們敢想、敢說的能力,這能使他們既明事理,又練口才。俗話說:心有戒尺,行有所止。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構建這把戒尺,讓孩子能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
孩子頂嘴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方面:有些事情,父母只顧及自己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看法,但是從來不顧及孩子的真實感受。比方說孩子正在學習,父母讓孩子立即去上床睡覺,這樣難免會出現頂嘴的情況。
有的父母長時間的忙碌,加上對孩子不是特別的關注,孩子在干一些事情時候,總覺得父母在阻擾,干涉自己,孩子會用頂嘴來抗議。孩子頂嘴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歸咎于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難免會用頂嘴來沖撞父母。
孩子自身:孩子小時候說話還不是特別熟練,無法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每當和父母在一些問題上出現分歧,不同意的時候便會出現頂嘴。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一些方面不需要父母的照顧和安排,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選擇不希望父母過多的干涉自己。他們注意到,父母并非總是正確的。
家長怎樣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首先,孩子呼叫時一定要及時回應。當孩子有什么事,向大人請求或者向父母說話的時候,大人一定要及時答應,只要不是特別忙,就要趕緊回應孩子。如果確實忙,不能回應,也應該對孩子說:你稍等一下,爸媽忙完之后再聽你說,好嗎?
其次,孩子訴說時一定要耐心傾聽。表達希望能有人傾聽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需求。特別是孩子,他們不把心里話說出來就會憋得難受,更需要有人傾聽。當孩子情感的表達得到足夠傾聽的話,父母就可以發現孩子只是想說出來,表達出來之后就沒事了。
當然如果大人在傾聽孩子表達的時候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以反饋給孩子,他們也較容易接受,也就是當父母能夠接受孩子感受感情表達的時候,孩子也能夠甚至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觀念。
然后,發現優點。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都希望優點被肯定,缺點被淡化,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優點能被父母發掘,并給予鼓勵。學會用發現的眼光,金子就在你身邊。能發現千里馬的人是伯樂,能發現孩子長處的父母是稱職的父母。
最后,做到換位思考。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常常徘徊在犯錯的邊緣,父母犯錯最大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感到高興了,因為我覺得很好。”很多這樣的情形,都是建立在“父母”的感受之上,而沒有去考慮孩子的真實感受。
孩子要的其實就是父母的關注,希望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后耐心地接納,所以父母應該多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和看待事情,更有利于家長和孩子的相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