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互聯網內容非常豐富,是孩子學習知識、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不可否認,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也影響了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因為兒童很容易沉迷游戲,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從而忽視了學習,不愿意與他人交流。
兒童沉迷游戲的危害
1、社會功能弱化。
孩子因為長期沉迷高度自由的虛擬世界,在現實中就會放縱自己的行為。比如在游戲里可以說任何話,即使說錯了也不會負責。但現實就不一樣了,孩子會有可能覺得被限制住,不愿意和人交流。時間久了,現實生活會讓孩子無法適應。久而久之,會讓孩子產生對現實的逃避。
2、缺乏信任感,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里,人人都以虛假的身份出現。盡管很多時候,你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無所顧忌地說你想說的話,但在虛假的身份之下,網絡人際關系很少有真實可言,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人際關系緊張。
特別是對于“性格內向”的兒童,網絡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但也使他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內向和自我閉鎖。
3、影響學習成績。
如果孩子一直沉迷于游戲,那么它就會把重心放在游戲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學業,不把心思花費在學習上,那么他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一塌糊涂。沒有一個優異的成績,孩子未來的擇校與工作都會成為問題。孩子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掙扎在溫飽線上。
4、價值觀模糊。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絡游戲上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如果兒童沉迷游戲,極易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
兒童沉迷游戲應該如何引導
1、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提出針對游戲過度使用的處理方式,比如說:“按照我們之前的約定,如果游戲的時間連續5天超過1個小時的話,在接下里的一周內是不能再玩平板電腦的!”每個家庭都需要有規則。
這些規則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充分討論后形成共識,并執行下去。當然這些規則也可以隨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但一定要是大家都認可的。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尤其在自己違反了規則后要主動承擔懲罰。
2、給孩子尋找新的寄托,家長平時可以留心孩子的興趣,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孩子能發展自己的興趣、享受其中的快樂。兒童沉迷游戲,就可以給喜歡畫畫的孩子報一個畫畫興趣班、買一套好的畫具。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時,花在游戲上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
鼓勵孩子多跟同齡人玩、尋找自己的好朋友。學生時期正處于喜歡跟朋友玩的階段。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其他朋友一起玩,玩電腦和電子游戲的時間就會減少,同時也能找到傾訴的對象。
兒童沉迷游戲的原因
1、家長的壞榜樣作用,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玩電腦。現如今的父母,早已不是以往的狀態,他們同樣精通電腦,熱愛電腦,在拒絕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同時,他們自己卻在沉迷,沒有好的榜樣,家長的教育自然在孩子心中無法起到作用。
2、父母過度管控孩子,由于父母的過度管束,孩子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權利。兒童毫無自由,又無法反抗父母,只能到游戲的世界里解壓和尋找自由感,從而沉迷進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