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愛學習,有厭學情緒,這種情況讓很多家長苦惱。家長催促孩子上輔導班,催促孩子寫作業,這些不僅沒有讓孩子學習好,反而更加助長了厭學情緒。那么,厭學的孩子如何溝通呢?
厭學的孩子如何溝通
1、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談怎么辦。先談情后談事
可以問孩子,你怕(焦慮、擔心)的是什么呢?你為什么怕(焦慮、擔心)呢?先共情孩子,理解孩子,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和難處。那是什么呢?當孩子說出理由后,我們要先表示理解,看到孩子的情緒,接納他的情緒。
2、引導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只要我們能重新燃起他們內心自信的火種,他們都是完全可以趕上去的。
3、和孩子一起探討
縱然你所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或是最壞的結果出現了,是否真的那么可怕?身邊是不是也有人經歷過類似的遭遇?他們都是怎么做的,他們是不是都完蛋了?如果真的發生了,往后你就無法上學了嗎?
4、與老師交流
家長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學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徹底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讓孩子重燃學習的熱情。
5、繼續讓孩子思考
現在的真正問題是什么?問題的起因是什么?解決的辦法有哪些?告訴孩子任何問題都有N個解決辦法,問孩子想到了哪些辦法?決定用哪種辦法?以及什么時候開始做?
6、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
孩子厭學怎么辦
一、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每天在家里要求孩子回來先做作業,再玩。孩子回到家,做完作業,往往不檢查,就想著去玩,父母就要培養孩子檢查作業的習慣。
如果孩子做完作業,還有一些時 間,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課外的東西。比如說,練字、做習題、背英語單詞、背唐詩,給孩子講故事等等。天天堅持,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二、養成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實際上是教會孩子學會做人。比如說不說謊話的習慣、不說粗話的習慣、謙虛謹慎的習慣、樂于助人的習慣等等,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