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經(jīng)常跟剛上高中的孩子談心,因為他此時很容易有厭學的心理,不想上學。此時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后給孩子講道理,諒解他的行為,這樣教育的效果會更好。為了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剛上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一、及時疏導孩子情緒
首先穩(wěn)住心態(tài)不要說風涼話,其次不要過度的關注,關心則亂,越是想解決問題越是無法解決。孩子一旦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就很難快速走出這種情緒,家長的疏導應該以緩解厭學情緒為主,不要勉強孩子去上學,給他幾天的時間去思考,梳理問題到底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
很多孩子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慢慢失去自信心,并開始出現(xiàn)厭煩的情緒,對此我們要鼓勵孩子,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里的“學習”不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發(fā)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帶他們探究未知領域,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才能讓孩子有學習動力。然后幫助孩子重新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每一次進步都值得肯定與表揚,讓孩子感到滿足,才更有學習的驅(qū)動力。
三、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高考很重要,但并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我們要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休息時可以帶孩子出門散心、運動,適當?shù)耐鏄罚尫挪缓玫那榫w,緩解學習的壓力。剛上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學,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他自己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但是這不是意味著父母什么事情都不管孩子了,對于一些孩子一個人做不了決定的事,父母還是需要一起跟孩子商量討論的。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也不會有厭學的想法。
為什么剛上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學
1、學習動機弱,對未來充滿迷茫
除了學習成績之外,還有學習的意義帶來的迷茫和壓力。初中之前,義務教育階段,很多同學根本沒有考慮過興趣、職業(yè)的問題。
到了高中,也是身心發(fā)展關鍵期,他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未來的方向。這個時候有部分同學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也找不到學習的意義,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他們對上學沒有積極的情感,對自己要做什么也沒有清晰的想法,只能選擇逃避。
2、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
剛上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學,家長就要看看他是不是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引誘了,比如高中生在外面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或者是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之中了。這些外界的不良因素會對高中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高中期間的叛逆心理也是較嚴重的。
如何幫助剛上高中的孩子適應學習
高中的課程難度和進度都遠超初中,一些在初中是尖子生的孩子,到了高中后可能會迎來成績的下降,父母要對此放寬心。此外,能進入高中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也不弱,如果孩子之前是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的話,需要盡快改變學習的方式,以免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掉隊。
同時,學習規(guī)劃在一開始也需要父母的幫助,先給孩子確立一個目標,比如每次考試達到哪種層次的水平,要進步多少名等等。接著梳理出孩子薄弱的學科,幫孩子做好時間規(guī)劃,讓他在保證新知識學習的情況下,依然有時間能夠補足過去的基礎。
剛上高中的孩子可能存在內(nèi)心挫敗、不滿、懊悔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在學校緊閉心扉,無法更快地適應學習生活。因為環(huán)境陌生,孩子更愿意懷念過去的老師和同學,所以家長鼓勵孩子認同現(xiàn)在的學校、老師和同學,讓孩子盡快接納學校,從而主動融入學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