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學習拖拉,這實際上是孩子缺乏興趣的一種體現,孩子缺乏學習的動力,自然也就不會去主動、高效的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不少家長也因此責罵過孩子,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得他們更加不愿意學習。
孩子學習拖拉怎么辦
1、給孩子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對于時間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孩子將時間計劃放在自己的腦袋里,這樣有了計劃他們也就會有一些約束,剛開始實施起來會比較吃力,慢慢就會變好了。
2、時間看不見,聽不著,聞不到,抓不住,抽象得幾乎難以語言描述,理解起來本就不容易。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學會尊重時間,敬畏時間,做時間的朋友,才能遇見期待中的自己。
3、以建議家長少督促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另外如果孩子作業真的很多,家長最好不要強求孩子在作業中途一點不跑神,相反,只有勞逸結合,才能讓孩子思路更順暢。
4、家長可以制定獎懲制度,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作業任務,那么就答應孩子一件事,可以當天實現,也可以讓孩子把這個愿望先保存著,在未來的某一天實現。
5、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比如,我們10分鐘之內就得出門,這樣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如果不能,那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或者下次再去。大人和孩子的生活節奏本來就不一樣,家長們可以嘗試著去適應孩子的節奏,而不是將自己緊張、焦慮、憤怒的情緒帶給孩子。
孩子學習拖拉的原因
原因一:時間概念較為模糊,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孩子并不知道把一件事盡快做完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孩子往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
原因二:孩子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寫作業,他就會能拖就拖。
原因三:孩子有自己的節奏,你一直催催催,他就會很煩,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你不讓做的他偏做。
孩子學習拖拉的危害
第一、不管是對工作還是對學習,拖延都很可能導致該做的任務完不成,于是只能找借口、撒謊,長期下去就形成了習慣,變得沒有擔當,不負責任。
第二、容易讓孩子變得懶惰,以致失去太多機會。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這樣,事情拖著拖著就不做了,人變得越來越懶惰,于是容易失去太多機會,對自己的人生影響重大。
第三、很多家長對付孩子學習拖拉的方法是不斷催促,但是父母經常催促,容易養成孩子馬虎、不思考的習慣,會思考的大腦,會越來越擅長思考。
第四、沒有人喜歡被一直催促,孩子會自動關閉跟父母溝通和交流的渠道。在他們心中,甚至會對父母多一些怨恨,甚至想要反抗和遠離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