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會在放學回家后哇哇大哭,大聲說著自己不想上學,害怕上學。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要認可孩子,要肯定他的情緒,不要責怪孩子,不然就容易忽視了孩子的需求。此時家長也可以找老師溝通,了解事情的緣由,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小孩害怕上學怎么辦
1、調整家庭教養方式,家長不能有溺愛現象。父母對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往往照顧過度,事事包辦,處處代替,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一旦離開了父母,沒有了父母的悉心照顧,他就會不知所措。孩子進入學校后不可能有人對他的生活如此細致的幫助,因此讓小孩害怕上學。
2、增加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注。有些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怎么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反而是面對心理醫生時,孩子才會吐露心聲。這主要是由于孩子認為跟家長溝通之后會惹來批評等后果,所以也就不愿意告訴家長。
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摒棄架子,和孩子交朋友,切忌各種強迫性、懲罰性的言語及行為,家長也可以找和孩子有共同語言的親戚幫忙勸導。
3、減少娛樂活動,溫習知識。假期孩子精神過度放松,娛樂活動多,腦力活動少,使孩子難以靜下心。開學前后,家長需要注意減少孩子娛樂時間,尤其是電子產品時間,用做手工、益智游戲來取代,幫助孩子安靜下來,使大腦轉動起來集中注意力。
4、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學習信心。
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勵志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人文素養,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學習氛圍。
小孩害怕上學的原因
原因1:害羞心理。孩子的本性都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靦腆,害羞見到陌生人,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都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夠的表現,家長要盡量的創造環境,有目的性的培養孩子大膽陽光的個性,多多的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
原因2:依賴心理。孩子的依賴心理都是比較強的。,所以這也是孩子的本性,害怕到學校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會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但是要注意節奏,不能進度太快。
原因3:學習成績太差。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會明顯體現出來,因為學習成績差導致小孩害怕上學。因為聽不懂,又常常被拿著與學習好的同學做比較,時間長了,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出現厭學情緒。一旦差距拉大,就感覺上學沒意思,就不想去上學。
小孩在學校被孤立家長該怎么做
1、安撫好孩子受傷的情緒。每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同,呈現出來的情緒也都不一樣。但是不管孩子是悶悶不樂,還是崩潰大哭,或者吃不好睡不好,家長需要做的都是安撫好孩子受傷的情緒。家長可以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也可以適當地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從受傷的情緒中抽離出來。
2、幫助孩子,重回集體。如果孩子已經調整自我,做出改變,被孤立的情況卻依然存在。此時家長一定要出馬幫助孩子重回集體,不能讓孩子長期被孤立下去。家長可以嘗試先幫孩子“拉攏”一兩個小朋友,直接和這幾個“關鍵小朋友”的家長聯系,組織聚會、逛公園等孩子感興趣的活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