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只要用心去觀察,就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因為小孩不想去讀書,可能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各種問題不斷累計,然后爆發了出來。此時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這樣才會讓他改變想法。
小孩不想去讀書怎么辦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談。小孩不想去讀書,父母應該表示理解孩子在讀書上遇到的困難,結合自己過去讀書的經歷,給孩子調整學習狀態。
4、循環漸進。任何事情都要循環漸進,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讀書也是一樣,因此父母要看到孩子微小的進步,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
5、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后,這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是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家長應該合理地規劃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走出自己的內心圈子,重新回到現實生活。
小孩不自信怎么辦
1、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書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2、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孩子提出問題,你要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千萬不要假裝知道。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任何人都有從未知到已知的一個過程,從而增加自信。
3、幫助孩子排除顧慮。許多孩子不敢嘗試,是因為他們害怕做不好或做錯后會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價。比如,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答錯了會被同學笑話。當家長看到孩子表現出膽小、退縮時,可以先詢問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顧慮,這樣孩子內心的顧慮就會有所緩解。
小孩不自信的原因
孩子不自信說明開始了自我認識的意識,有了與周圍人做比較的意識,之后產生了自卑心理,說明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不夠準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其實孩子變得自卑,不單單是孩子的原因,和孩子所處的環境和家庭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學校里,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會導致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久而久之,在學習上沒有了動力,使學習成為了一個惡性的循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慢慢的不敢和大家交往,越來越敏感。
在家里,如果父母過分的苛求孩子,如總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經常說一些挫傷孩子自信的話語等都會促使孩子變得不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