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道理誰都懂,但并沒有辦法去實行,孩子不去學校讀書,父母只是說不讀書就考不上好大學,對孩子來說并沒有什么用,這對他而言太過遙遠。此時家長要認真傾聽孩子的心里話,了解他討厭學習的原因。
孩子不去學校讀書怎么辦
第一、家長要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家長要理解孩子肯定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才選擇了逃避上學,而不是故意要偷懶。并且幫助孩子抵抗住來自老師和其他人的壓力,給他時間調整情緒,重整自信心。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會很難,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人父母就必須要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難關,自己也要不斷地學習成長,才能養育好孩子。
第二、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直接矛盾就是:開學不許再玩電子產品!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孩子不抵觸上學才怪呢!這會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種懲罰,而不是快樂成長接受學習的地方。
正確的做法仍然是循序漸進,做好心理鋪墊。幫助孩子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父母要掌握主動權,做出每次看視頻的計劃,選擇那些鼓勵好行為的節目;每次看視頻最好不超過10分鐘,隨著年齡增長,可以逐漸延長。但盡量不要讓孩子在電子設備前久坐;
第三、好好教導
如果孩子不去學校讀書,你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你這個年齡段也是需要上學的,每個人都需要上學學東西長知識。如果你不去上學沒有文化,長大以后找工作只能找一些比較累的工作,但是如果你上學以后有可能會找到一個比較清閑的工作,這樣對你以后會有幫助的,雖然現在比較苦,但是以后會有回報的。
第四、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小在家里待久了會對父母長輩有依賴性,對家里環境依賴。不愿意走出去,于是外界交流。所以應當盡量說服孩子,去上學,用孩子的視角跟他們講道理,正確引導孩子上學校,可以是先帶孩子去熟悉學校的環境。讓孩子多于其他小伙伴交朋友,讓他愛上學校。
孩子心理有問題怎么辦
改善家庭氛圍: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溫馨、寬松、舒適的家庭氛圍,在家中盡量不要對孩子進行過多的言語訓斥或肢體打罵,要多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除此外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盡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父母可以試著多與孩子溝通,面對問題時,與孩子一同分析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并且當問題妥善解決后,父母要給予言語或物質上的鼓勵,當孩子自信心提升后,心理問題也可能會有一定的緩解。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親子關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愛、關注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困惑,尊重他的意見和選擇,不要批評、指責或嘲笑孩子。家長也應該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和空間,讓他有機會自主探索、學習和成長。
小孩心理有問題的表現有哪些
1、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通常表現在孩子的性格發現了很大的轉變,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喜歡獨處,不愿意跟陌生人接觸,這類的反應都是心理開始有問題的苗頭。
2、孩子變得非常的粘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幫他親力親為。而且一步都不能離開他的身邊,一旦離開了就開始大哭大鬧,甚至是發脾氣,摔東西。
3、孩子的脾氣變得陰晴不定,容易發怒。除了脾氣和性格上面發生的轉變之外,孩子的心理上有了問題,還會伴隨著會說謊的壞習慣。
4、做事情時會退縮。一部分孩子上學后不合群而且孤僻,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而且不和他人說話,這屬于退縮行為。因為孩子擔心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出丑,會通過退縮的方式來自我保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