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些剛步入高一的孩子,由于接觸的人多,每個人的說話方式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都有影響,而高一孩子這個年紀本就處于叛逆期,所以經常會和家長對著干。
面對高一學生出現的厭學情況,我們家長切記不能一味的打壓或者批判他們,這樣很容易導致他們極度缺乏自信,更加沒有學習的信心了。因此,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及時鼓勵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高一的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怎么辦?
1、盡可能的鼓勵,讓孩子樹立信心
當高一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時,一般都會有一個過程,在高一學業難度大是主因。當學生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的時候,難免心灰意冷,對學習熱情大幅下降。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可以跟孩子說:“現在才是高一,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努力”,以此激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2、正確引導
高一孩子不一定是因為學習不努力而厭學,而是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比如,他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就會造成厭學的心理,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任何的自信心和動力,就會造成厭學的心理。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我們父母為什么送孩子讀書,其中的目的你比孩子更加清楚。因此,當他們出現厭學的情況不去上學了,家長就可以把學習的重要性介紹給孩子,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3、重新認識自我價值
當家長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就及時肯定,并不斷強化。讓高一孩子比較前后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法可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
4、深入溝通開導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高一學生,與其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們的內心可能也正期待著被人所理解,所以,家長一定要與厭學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坦誠深入的溝通,了解其真實想法,關注其內心需求,幫助他們做有效的提高。
高一出現厭學情緒有哪些原因?
1、不知道為啥學
誰的青春不迷茫?要說真正的學習目的,又有幾個人能說清?弄不清楚這個問題很正常。但是,學生因這個問題而產生厭學或者說讀書無用的想法就不對了。
不知道為啥學的原因就是目標不明確,由此可見,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努力的動力,十分重要。但是有些孩子可能覺得他學習的目標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為了考上好的大學”,有這種想法的同學注意了,你有可能走向放棄學習的邊緣。因為這個目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2、自我松懈
其實,大部分學生都是歷盡千辛萬苦才考上重點中學的,拿到入學通知書后,以為進了考大學的保險箱。這時他們就自我松懈下來,導致學業成績跟不上,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高一如何學習才能學好?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因此,高一學生要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進行補缺,新的知識有所了解,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識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高一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最好是一邊聽一邊記,當聽與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為主,下課后再補上筆記。記筆記要有重點,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記下來,供課后復習時參考。
3、要善于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留意某一類題的解題方法。比如:每一個種題型的第一題通常難度不是很大,只要找到規律,掌握好方法,看到題把每一種方法想一遍,這樣就能在短時間內答完。學生總結出方法,不僅提升答題效率,也能針對某一類型題提升答題自信,有利于考場的心態調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