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人的眼中小學一直以來就是6年制的,但其實國內有部分地區的小學是5年制的,例如上海就是其中之一。在上海實行的是“5+4”學制,小學的年級只安排到五年級。那么,上海為何把6年級放入初中呢?
上海為何把6年級放入初中
上海市把6年級學生放到初等中學進行學習,并將其稱為初中預備年級。這樣做的目地,主要是為了讓6年級學生早點進入初中學校,盡早地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提前做好小學和初中年級的銜接。
也是讓學校和老試能夠盡早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便于科學地制定初中年級的教育和教學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而且有專家指出:在“六三”學制下,初中3年的學習時間太短,第一年基本處于對初中教育方法和環境的適應期,而初三又面臨畢業和升學,中間只有初二一個學年過渡。一旦調整不過來,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
而實行“五四學制”,有利于減輕學生初中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今天回頭來看,小學、初中、高中采用“5—4—3”學制的模式,的確有很多好處。比如分攤了中考壓力。四年應對中考,總比三年來得從容些。
把6年級放入初中,實行小學五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學教育。有些地區輟學問題比較嚴重,只有很少學生能堅持讀完小學6年。小學改為5年更有利于普及小學教育,實驗證明小學5年也能完成小學的任務,而且更有利于教育效益的提高。
初中實行四年能克服初中階段學生負擔過重、輟學率高的弊端,更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發展提前了1-2年,實行五四制,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可以有時間加入一些職業課程的內容,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如今,上海小學到高中基本都是五四三學制,當然也有個別另類,例如:上海實驗學校,十年一貫制,是4-3-3的學制,小學四年、初高中各三年。
小學升入初中后面臨哪些變化
1、學習容量
上了初中才知道,小學階段太輕松了,作業少、不考試、考試了也不公開成績……因為雙減,校外補課全部取消,孩子的校內學習任務也是一減再減。
由于缺乏外部競爭環境,大部分家長還不太在乎“超前學”。上了初中,學科一下子增加到七門,一天八節課滿滿當當,平均每天四五門作業,語數外三科的作業內容也增加了不少,寫得快的孩子,晚上八點左右能寫完,效率低的孩子估計得拖到晚上十點以后了。
2、精神狀態
小學階段,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大多數孩子都能輕松應付,加上作業量很少,只要家長不額外加壓,孩子們基本都能做到嘴角上揚,快樂上學。
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先不提學習內容是否能及時消化,如山一般的作業量就已經讓孩子們忙得措手不及了,我看這回嘴角是很難上揚了,只有嘴角開裂的份兒了,為啥?急得上火唄!
3、周末時間
小學生的周末是豐富多彩的,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戶外還是居家,小學生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安排游玩活動,旨在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嘛,但凡有時間,能多陪孩子就多陪伴。
上了初中,畫風急轉,家長還是原來的家長,孩子已經不是原來的孩子了,他們已經被作業纏住了,妥妥的兩天周末,硬生生變成了寫作業的日子。
也許你會說了,也有作業不多的吧?其實就算作業少,那周末時間也是很寶貴的,七門功課,孩子們那點僅剩的空閑時間還不夠分的呢!
4、家長的表現
很多孩子上小學時成績很優秀,三科考試總共扣不了幾分,甚至還能接近滿分,這讓很多家長產生一種“自己的孩子是大學霸”的幻覺,殊不知,初中才是夢醒時分。
隨著學習任務的日漸繁重,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不能在課堂上專注聽講、認真吸收新知識,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那么讓孩子繼續發揮小學的成績水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時候,家長開始焦慮了,畢竟這是個中考決定孩子一生的時代,所以,小學再佛系的家長,到了孩子上初中,恐怕再也無法淡定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