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中考前會有多次模擬考試,因為模考跟中考高度相似,所以學生高度重視模考。但是有許多學生會遇到成績起伏的問題,這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那么,中考前成績不穩定怎么辦呢?我認為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們需要積極調整心態,同時尋求有效的學習方法。
中考前成績不穩定怎么辦
成績不穩定是正常現象,成績不穩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分數不穩定和排名的不穩定。
僅從分數不穩定上來看,如果是由試卷的難易程度決定的話,我們也能接受。但如果是考生排名不穩定的話,特別是某次考試排名大幅度下滑,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說某學生成績始終處于中間某個位置,那么這個學生學習情況應該不是太好,至少說明他學習上沒有進步。一些成績優秀的考生,對于整個一個學年來說,他們偶爾考砸一次也是普遍的現象,因為誰都很難保證自己每次考試都出于最好的狀態。
因為誰都很難保證自己每次考試都處于最好的狀態,除非極個別的學生有“絕對的優勢”,然而誰又敢肯定自己有這個“絕對的優勢”呢?
孩子成績不穩定有哪些原因?
1、孩子有一部分知識缺失,遇到這些知識成績就變低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而且也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
比如一個孩子他的現代文學的很好,但是他的文言文學得不好,那么如果某一次的考試中,文言文知識比較多,而現代文只是比較少,那么這個孩子的成績當然就會下降了,或者擅長做相遇問題的孩子去考解方程的卷子,也會得不到高分。
所以,如果有的學生考試某幾次不理想,家長們還是要分析試卷,找到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卷子,分析這些卷子的共同點,看看是不是這幾次考試中有相同的學習內容出現,找到孩子薄弱的知識環節,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
我們考試的題目范圍就是這一些,每一個知識點都可能會考到,而不同的試卷可能知識點的比重不一樣,所以從孩子考得不好的試卷去分析出孩子的弱項,并針對性的突破。
2、孩子的心理素質和自律能力不夠
相信有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平時學習成績挺好,考試也沒問題,但是如果遇到學校的藝術節、六一兒童節、元旦這樣活動和表演較多的時節時,他的成績就沒辦法保證了。
這就是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足導致的容易分神的結果。再者有些孩子平時小考試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一到大考試成績就降低了,就是心理壓力大和考試壓力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是需要老師和家長關注和引導的。
前段時間高考一段視頻火了,視頻講的是一個高考生考數學的時候,進到考試一看試卷發現自己好多都不會,于是決定要棄考,但是老師不允許,他當時就在地上耍賴起來。
其余考試有很多選擇題不對亂蒙都要對小半吧,可能運氣好的對大半都不一定,所以孩子的心理素質很重要。
3、學生考試暈場了,心理素質不過硬。
這一類孩子也不在少數,他們往往表現為,平時什么都會,但是一考試成績就不行了,這就是暈場。暈場不是真的躺在地下,而是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這一類學生最令家長著急。那么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要向學生提高成績,首先家長要放平心態,如果家長表現出焦急的情緒,一定會影響孩子。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尋找專業的人士幫忙。如果一般情況下,就請孩子多放松或者多經歷一些公開場合,慢慢適應這種考試的感覺。還有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考試暈場就多經歷考試,習慣的多了,就不會再害怕了。
就像我們如果暈車,那就多坐坐車,慢慢就不暈了,所以這些都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孩子總歸要長大,他需要具有勇者的氣度,需要勇氣面對一切強手,需要具有無所畏懼、不屈不撓的心理素質。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在未來獲得成功,就應該讓孩子變得勇敢起來,多給他鍛煉勇氣的機會。孩子只有經歷跌倒的疼痛,才會提升自己的勇氣。
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孩子一起戰勝這個讓孩子害怕的“大魔鬼”。讓孩子考試成績穩定,考上理想的學校。
面對孩子的成績問題,家長要怎么做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中考的奮斗目標,尤其不能把考入高中作為唯一的目標。雖然,考入理想的高中是所有孩子的夢想,但是,真正能實現夢想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其他孩子則要通過中考選擇一條更加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無論是考入職高、中專,還是技校,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只要孩子有一顆追求上進的心,即便不能直接考入高中,通過高考上大學深造,其他途徑依然可以圓自己的大學夢,還可以學到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能。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中考前的考試成績,這些考試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復習效果,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復習鞏固、查漏補缺。所以,無論考試成績是進步或退步了,孩子都不能洋洋得意,也不能自暴自棄,而是要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試結束后的分析總結。
一方面要從試卷上的錯題入手,把這些錯題所對應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都梳理到位;另一方面要從考試策略入手,反思自己的應試心態和考試時間分配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并加以適當的調整。
家長要與班主任老師保持密切聯系,如果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以后沒有效果,家長可以向班主任老師求助。因為備戰中考階段,孩子在校的學習時間相當長,班主任老師與孩子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往往能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此外,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更為了解,也能給予孩子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只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就能給孩子做好考前的心理輔導工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