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做父母都明白,孩子是越大越不好帶,特別是青春期的時候會去反駁父母,這種是孩子成長路上正常的行為體現(xiàn)。盡管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的階段,但是總以頂撞的方式和父母相處顯然是不合適的。那么,孩子頂撞父母怎樣處理?下面教你三個方法幫解決育兒難題。
孩子頂撞父母怎樣處理
頂撞不是壞事,只是孩子表達自我時候語言的偏激,但從這些話里,父母也可以得到孩子的內心需求,有些父母只是一味關注孩子學習,不在意孩子的整體成長,孩子自然反抗。
爸爸媽媽不妨在孩子頂嘴的時候,不要帶偏見的傾聽孩子,獲取孩子的內在渴望,順便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公正客觀的理解孩子行為。
孩子頂嘴不可怕,他只是一種不滿情緒的表現(xiàn),爸爸媽媽想要減少這種頂嘴行為,需要用一種最適合的方式進行引導。
1、父母穩(wěn)定情緒
孩子有自己的是非判斷,雖然不夠完善,但如果爸爸媽媽不顧孩子的“顏面”與“自尊”,并將這種不分場合的大講特講當作對孩子的激勵,孩子自然無法接受并拒絕。
父母需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保證自己的語調平和,有問題需要好好說,而不是狠狠的各種批評。父母情緒緩和,孩子才能夠放松,才會慢慢的吐露心聲。
2、換位思考
孩子情緒爆發(fā)的很直接,他們并不怕事情,反而是害怕事情發(fā)生后父母的情緒表達,有些父母急躁躁的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孩子一通噼里啪啦,有的父母直接動手,等等,這些都是孩子不想看到的情況。
如果父母在孩子情緒爆發(fā)之前,很好地引導安慰一下他們,讓孩子們趕緊父母與他們是一條戰(zhàn)線,孩子自然會很安穩(wěn),也會很平靜的敘述事情的經過,而不會出現(xiàn)一些不可避免的頂嘴現(xiàn)象。
3、引導孩子溝通方式
溝通是有一定的技巧,孩子在沒有完全的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意識不到這種溝通的問題嚴重性。爸爸媽媽需要在日常中,加強對孩子這種溝通方式的引導,只有好好說話,只有愿意表達,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親子溝通存在技巧性,也存在一些原因,頂嘴只是因為親子之間出現(xiàn)了信息不對稱所致,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在反思自我的基礎上,進行其他方向的認真引導,才能夠最終獲得雙方的互相愿意。
溝通是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父母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會尊重父母,而不是靠強調,父母是權威,父母是老大,獲得孩子的認可,這樣的家庭,頂嘴必然是家常便飯。如果父母肯示弱,肯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相信親子關系也會緩解緩和,達到最終家庭教育的目的。
父母學會與孩子的真誠溝通,雙方的思想信息變得統(tǒng)一對稱,彼此之間才會更容易產生共鳴,家庭教育才會更好的實行,也最容易產生應該有的效果。
父母們和孩子溝通時,如何進行有效的響應?
1、雙向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無動于衷,是因為溝通“信號”沒接上。家長和孩子兩個人各站在一個頻道上,各說各話,中間根本就沒有什么聯(lián)系,為什么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呢?而且,很多家長也不懂得應該與孩子溝通,常常用不合適的話不過孩子聽著,不允許還是表達自己的想法。
溝通應該是雙向的有來有往,并不是家長一個人侃侃而談。只有家長在說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溝通,還是根本沒把溝通的大門向父母敞開,就算家長再怎么用語言抨擊,孩子也不會愿意主動交流。
真正的溝通一定是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傾聽對方的想法。家長不僅要教育孩子,還要在這個過程中認真的聆聽孩子心里的話,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認真和自己交流。
2、用包容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
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是難免會犯錯誤帶來很多麻煩,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以一個愛和包容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在年幼的時候,孩子的規(guī)則感和自我約束力是比較差的,只有通過后天慢慢的建立和培養(yǎng)。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在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和尊重。對于孩子錯誤的想法和觀點,先不要打斷孩子的話,因為孩子很可能是因為無法準確的表達內心想法而產生偏見和誤會。
無論孩子說的對還是說的錯,家長都先予以鼓勵后在教育,耐心的與孩子交換看法。這樣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也會建立起來。
3、拓展話題,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如果每一次交流都是要坐在桌子上嚴肅地聽和講,那么孩子肯定會感到很厭煩。交流可以用多種形式,家長應該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會對什么話題感興趣呢?我想聽什么?
在從孩子興趣出發(fā)開始,慢慢的過渡到自己想說的話,這樣既不顯得突兀也不會生硬,交流也會更加順暢。家長與孩子談話的內容也應該更多樣,不僅僅限于學習,應該包括如何為人處事等個方面的話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