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導致這樣情況家長的責任應該占85%,家長應該充分反思。孩子缺愛,缺少安全感,缺少家的溫暖;多給孩子些關愛,多表揚,多鼓勵,多給孩子自己的尊嚴,少打罵。
孩子出走了怎么辦
1、10歲以下:
10歲以下的孩子離家出走,分不同的情況,如果正在被家長責備體罰,心中不滿,突然間就發飆了,離家出走,這種情況,家長大可放心,孩子不會走遠,他一出門,就會看看你跟沒跟著,你跟著,他以后就會變本加厲,你能看到他就行,他自己一會兒就會回來的。
2、擱置一段時間再教育:
10歲至13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離家出走不會馬上回來,一般會選擇住在比較近的最要好的同學家,家長也不要急著讓他回來,都在氣頭上,回來只會矛盾激化,住兩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動回來后,家長先向孩子承認不對的地方,孩子聽后會耐心聽你講道理的。
3、15歲以上孩子:
15歲以上的孩子離家出走是最讓人擔心的,年齡正處在最叛逆的階段,孩子接觸的人也比較廣,比較雜了,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及時聯系他的同學,朋友,如果同學朋友知曉,家長不要急著勸說,可以讓孩子同學朋友勸,效果會比較好些,不是太不懂事的孩子都會在朋友勸說下氣消后主動回家的。
4、消除出走因素:
離家出走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是學習差,厭學,逃學;是受人欺負,是家長管制太嚴,離異因素等都是孩子出走常見的原因,家長一定要消除孩子心中的不滿情緒,要真心的關愛孩子,孩子就不會離家出走了。
如何防止孩子離家出走此類事情的發生
父母要有一個父母意識的覺醒,要學會思考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要及時去轉換角色。同時要調整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一定要多了解孩子,多理解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青春期孩子、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這個過程當中,除了了解、理解孩子的情緒之外,一定要拿出一些時間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感受,還有他們的計劃、目標等。此外,要多一些欣賞和鼓勵,少一些批評、訓斥和指責。
身為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而非簡單粗暴地去責罵孩子。
孩子步入叛逆期,家長怎么對待
1、了解叛逆期:家長需要了解孩子進入叛逆期的原因,認識到這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助于家長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2、保持冷靜:當孩子離家出走時,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盲目指責。先確保孩子的安全,然后再了解原因,尋找解決方案。
3、溝通與傾聽: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需要更多地與孩子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尊重他們的觀點,尋求共識。
4、引導興趣愛好: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孩子發展其他興趣愛好,如運動、音樂、藝術等,以替代游戲的誘惑。
5、設定界限:雖然需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但家長仍然需要為孩子設定一定的界限。明確家庭規則,讓孩子明白行為的底線。
6、家長自我成長:在應對孩子的叛逆期時,家長也需要不斷自我成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了解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