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這樣一個環境長大的孩子,內心肯定是自卑和不自信的,同時他的安全感也是很低的,因為孩子的安全感來源于父母,可是這樣的父母,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經常打罵會產生什么后果
1、經常打罵孩子,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脆弱,因為怕打,所以對父母唯命是從,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懦弱、自卑,凡事都缺乏自信。所謂“強勢媽媽帶出弱勢兒女”就是這個道理。
2、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脾氣,遇事缺乏耐心,與同齡人交往時具有攻擊性,因為父母給他做了暴力美學的榜樣。
3、經常被打罵的孩子,還會慢慢形成撒謊的習慣。犯了錯誤之后,孩子為了避免回家挨打,就會說出一些欺騙父母的話,久而久之,做人就慢慢失去了誠信。
4、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在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人際互動中,凡出現矛盾、發生沖突等,孩子也會以這種人際互動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利于孩子今后發展出健康的人際關系,在孩子心中留下,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可以采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嚴重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5、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采用訓斥、辱罵、毆打孩子的方式,會使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影響孩子與父母的親密關系,孩子會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不接納自己,孩子就會朝外發展他認為的親密關系,進入青春期以后,親子關系激烈沖突,孩子以硬反抗的方式面對父母。
不打罵孩子,家長還可以如何教育孩子
具備孩子的視角
孩子的視角從狹義上來看,可以說是孩子眼睛看得到的東西,比如人來人往的商場,家長能看到打折的商品,孩子卻只能看到無數雙腿,但是更深層次的可以說是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有理由的,但是他的反應和成人不一樣,倘若家長站在自己角度思考,可能無法理解孩子哭泣、生氣、委等理由,那么就很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懂得管理情緒
曾有個新聞,西安的一對夫婦,因為上網玩游戲的問題大吵,在情緒的影響下,丈夫把9月大的兒子摔死——這就是不會管理情緒的負面案例。
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倘若父母情緒暴躁,也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倘若父母情緒平和,就會讓孩子變得溫和平靜。對于任何人來說,管理情緒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為成年人,父母也應該表現得更加成熟穩重。
當大家感覺到情緒快無法控制時,最好的方式是先吸一口氣,遠離讓你情緒失控的人或事,甚至可以把自己關在某個空間,獨自冷靜,不要讓孩子看到你大喊大叫的一面。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過于強勢的父母是不懂得教育中的“放”,只會聽從父母安排的孩子,一般會有兩種結果,要么是沒有自我意識的菟絲子,要么是反叛逆反的火藥桶。給孩子空間最重要的含義就是給孩子一些選擇和思考的空間。
另一方面還要給孩子一些獨自成長的空間,有的家長很聰明,孩子在遇到什么難關時,可以立即發現問題所在,然后就告訴孩子。過多的插手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挫折,會讓孩子的目的從“解決問題”轉化為“滿足家長命令”,因為在他看來家長的意見不是意見,而是命令。
孩子不聽話可以打罵嗎
孩子不聽話應該不要打。父母打孩子,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打孩子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叛逆期。
在孩子不聽話時,不要和他硬碰硬,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更不要打孩子,等他冷靜后再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的時間不宜過長,不宜過長,打多了就會讓孩子失去耐心,也就會發展到不喜歡學習等等。
打孩子的后果不一定是批評的,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承擔責任,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認識到嚴重的后果,對以后的學習也大有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