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和孩子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傾聽,也要站在孩子都角度來思考問題。作為家長不能總是高高在上的,命令孩子去做事情,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思維空間。
父母如何與孩子共情
1、學會換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的行為尋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確切說,這不是方法,而是愿意不愿意的問題。
2、學會傾聽
我們要傾聽的,不僅指聽取孩子口語表達的內容,還包括觀察孩子非語言的行為,如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父母進行傾聽時,要有適當的言語和肢體反應,用點頭、微笑、應答等表示聽了,并且聽懂了。
3、表達尊重
尊重仍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育兒態(tài)度。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及能力,而不是憑自己的感情用事;要接納孩子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選擇或決定,而不是評論或試圖替其做決定;要從更善意、更正向的方向去理解孩子的觀點及行為,而不是簡單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要以尊重的姿態(tài)和平和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與孩子不同的觀點。
4、少問“為什么”
當孩子表達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時,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總是問“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那樣”。對于小孩子來說,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緒的正常反應,未必能回答上來“為什么”。在情緒還未被疏導之前,你所問的為什么只會給孩子帶去壓力。相反,給了孩子共情后,一般孩子會主動開口跟你說點什么。
5、積極回應而未必是事事認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認真傾聽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贊同、滿足孩子的所有想法,要定規(guī)矩。表達共情與堅持規(guī)則并不矛盾,只是一個執(zhí)行先后順序的問題。先共情,再遵循規(guī)則,解決問題。
6、細致表達自己的回應和態(tài)度
不要空洞地說“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將問題細化,告訴孩子你知道他“今天打針沒有哭,很勇敢”、他“被同學欺負一定覺得很委屈”等。
7、靜靜地陪著孩子也是共情
當人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時,往往不想說話,也不愿意聽到別人在身邊喋喋不休。這時父母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身邊,什么也不說。例如,當媽媽看到女兒淚眼婆娑地從學校里回來時,也許她不想馬上講述在學校里的遭遇。媽媽可以走過去擁抱她,陪她靜靜地坐一會兒。父母的陪伴就是給孩子的最大支持。
8、反應不要過于強烈,也不要過于冷淡
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時,父母的回應要有度,既不能反應過度,給孩子帶來較大壓力和心理負擔,也不能過于輕描淡寫,似乎那是一件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父母教育孩子的誤區(qū)
一,重物質的給予,少精神的陪伴。這種現象尤其是在農村特別嚴重。農村有很多的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掙錢,認為都是為了孩子,說的是那么冠冕堂皇。因此他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太少,孩子心里多少有點缺失。
二,重成績,輕表現。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表現好不好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認為中考高考主要是看孩子的成績,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一個孩子有沒有能力,決定他能夠飛得多高,但是他的品德好不好決定他走得多遠,這說明這個品德對他來說是更為重要的。
三,重身體健康,輕視心理健康。如果孩子有個傷風感冒,家長可能感到特別著急,馬上送孩子去醫(yī)院看病。但是如果孩子不陽光不自信,情緒低落,性格孤僻,家長都不怎么在意。其實這兩方面都一樣的重要,有的孩子看起來快快樂樂的,但是他內心卻是很孤獨,很自卑的。這就猶如很多的離異家庭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要走進孩子內心世界,去關注他內心的活動,去幫助他走出心里的陰影,讓孩子變得更
四,重名利,輕道義。雖然可能有的家長沒有直言不諱的告訴孩子,應該重名利,輕道義,但是他自身的言行已經告訴了孩子他就是這樣人。孩子在無形當中就會受家的影響,變成一個重名重利而薄情寡義之人。
五,重批評,輕表揚。孩子考好了表現好了,總舍不得表揚,總怕一表揚孩子的尾巴翹起來了。所以但是孩子稍微有點錯,家長就上綱上線地進行教育。其實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應該多多表揚,少批評。
如何和孩子之間培養(yǎng)感情呢
第一,用共情心。
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讓孩子得到理解和關愛,說出來孩子的感受,不說評判的話,只說出發(fā)生的事實,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才會得到成長。
第二,多用心聽聽孩子說的話
很多時候,家長都沒有耐心聽完孩子的話,才會產生對立和矛盾,多聽聽孩子說了什么,不用去評價,只要說:嗯,是這樣啊!孩子需要的是尊重,家長愿意聽他說,心里壓力就會得到釋放,不要說指責的話,孩子已經有了判斷,得到了家長的傾聽,下次心里有煩惱還會愿意跟你說的!
第三,用疏導而不是堵住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家長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情時,不要用指責的方式,來試圖堵住孩子的行為,而要用疏導的方法,引導孩子說出來內心的感受,讓孩子來說出,他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家長可以一條一條分析給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不要過早就給建議,孩子聽多了建議,就會認為是批評,把決定權交給孩子,想要孩子成長,只有不斷的嘗試,在磨練中成長,孩子才會不怕風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