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認認真真的跟孩子聊一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了解清楚。當然有時候孩子不是為了撒謊,而是孩子說不清楚。所以呢,不要單方面的相信孩子的說法,可是話又說回來,既然孩子有那種感覺,那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從孩子的同學那里去了解一些情況。
孩子回來說老師不喜歡他了怎么開導
首先,詳細地問一下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才會覺得老師不喜歡他了,問得具體些,然后幫孩子分析一下,今后應該怎么做,才會重新贏得老師的喜歡。值得提醒的是,孩子的話,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孩子,遠不是你想的那樣單純,有時候,他們會片面的描述事情的經過,只告訴家長自己無辜的一面。所以切記偏聽偏信。
然后,問一下老師孩子的近期表現,策略地問,不要提及孩子說的話,如果孩子有問題的話,老師是樂于溝通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質問的話,就不好了。
如果覺得還是沒有解決的話,再問問熟識的家長和孩子,還是要講求一下方式方法。
最重要的一點,多開導孩子,自己并不是太陽,不會所有人都圍著你轉。老師不喜歡了,那就少做老師不喜歡的事,多做老師喜歡的事,重新讓老師喜歡。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不要太多干預孩子和老師的相處,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家長只是從旁指導,適時引導。
孩子不喜歡老師怎么辦
1、多方溝通。
首先我們要通過有效的溝通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對老師有抵觸。
這個有效的溝通對象要包括孩子本身、孩子的教師、孩子的其他家長,甚至孩子的同學朋友。我們可以用聊天、寫字條、打電話、登門拜訪等方式和手段去與這些對象溝通。
2、找出原因。
溝通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了解孩子產生抵觸情緒的起因是什么。一個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抵觸一個老師,哪怕那個老師是其貌不揚,也總會有相應的原因。
耐心地聆聽各方的觀點,先不帶有色眼鏡去判斷某一方的正誤,對整個抵觸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會更客觀。
3、解決問題。
孩子有抵觸情緒,我們要做的主要目的是去解決孩子這樣的情緒而產生的諸如成績不佳等副作用。
因此,我們最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觀點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無論你抵觸不抵觸這位老師,那個時間的知識就是該老師傳授的,你如果因為抵觸她/他而錯過了這個學習,那要再花多少精力及經濟才能補上相應的學習內容呢?這種觀點建立在孩子的思想里面,是要孩子懂得個人喜惡不能影響學習效果。
當孩子樹立了這個觀點以后,我們再去和孩子分析這個老師被孩子抵觸的原因,有些原因是可以消除的,有些不能,我們接著可以再給孩子樹立一個觀點: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多元化的,我們要去適應世界、超越世界最后才能改變世界。孩子,現在還是你適應世界的時候,把一切你暫時認為不理想的人和事作為一種磨練,努力加油,把自己各方面提升得更優秀,爭取以后可以超越世界、改變世界吧。這種觀點是讓孩子的目光不要過于集中在這個老師上,把注意力移到提升自己身上,這樣對孩子才最有利。
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好師生關系
幫助孩子處理好師生關系,其實就是培養孩子溝通與交際的能力,但師生關系是不同于其他人際關系的,作為父母,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對孩子進行幫助:
1、清楚自身的定位。明白自己就是孩子的父母,不可以混淆角色,老在老師面前談如何教孩子學習,學習的事老師才是專業的,作為家長,應該是做好家風,讓孩子以良好的教養去聽從老師的引導,完成學習這件事情。
2、在老師與孩子及自己之間,建立起最美的“三角”關系。即通過支持老師,然后讓老師去支持孩子。在學校,師生之間是一個愿望的共同體,學生希望學得知識,老師希望培養人才,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要去打擾這樣的共同愿望體系,只管支持老師的正確引導,去達成自己讓孩子成才的心愿。
3、信任的建立。首先信任自己的孩子,一個有良好家教的孩子,必然懂得尊重與包容,所以,會尊重老師的教誨,會包容同伴的缺陷,在學校會健康的成長。其次,信任孩子的老師,專業的素養,以及職業的修養,老師一定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引導者,不必去焦慮。焦慮的父母,容易促生叛逆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