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于突然變化的過程,所以跟其交流主要以平和或朋友之間的交流方式進行,而不是以訓斥或教育的方式進行交流。家長應理解青春期孩子由于身體突然變化而導致的情緒波動,易興奮、憤怒等現象,建議家長盡量要以互相體諒、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狀態與孩子溝通交流。
跟青春期孩子溝通技巧
和青春期孩子交流,要走入孩子的內心。理解尊重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出現的任何癥狀。不用過來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行為的對錯。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尊重是交流的基礎。
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叛逆行為,父母要有包容之心。在這個特定時期,一些劇情是注定要上演的,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也不是孩子犯了萬惡不赦的錯,是孩子人生這條路上的必經之道。
青春的叛逆,最無辜的是孩子,最該懂的是父母。孩子無辜是孩子沒經歷過,父母最該懂是因為今天的孩子就是曾經的自己。
怎么交流?從理解關心做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擺家長架子,不說教,言簡意賅點到為止。
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溝通,主要的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1、保護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青春期開始后,由于生理上的發育和變化,孩子會感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因此自尊心會顯得特別強烈,但又很脆弱,往往難以容忍包括父母在內的旁人對其自尊心的忽視,如果父母仍然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他們心里就會不舒服和怨憂,在這種情緒下,不管父母說的話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可能都會聽不進去,也不愿聽,或者不理不睬,或者犟嘴反抗。
2、要求得當
對孩子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要求,一定要得當,要求得當既是指這種要求是合理的、必要的,又是指這種要求是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經過努力孩子是能夠達到的。因此對孩子的期望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
3、重視引導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還需要必要的引導,尤其是在接受合理要求的意愿上,有時常常需要通過引導才能出現,例如通過旁人的榜樣、自己在青春期時的各種成功例子等加以示范引導。孩子如果沒有接受意愿,父母的合理要求就不可能體現在孩子的行動上。
此外,父母對孩子的某些成功,即使是很小的成功,也應該多肯定、多鼓勵,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和強化孩子繼續進步的動機。
父母如何培養與孩子之間的良好溝通關系
1、多陪伴、傾聽和鼓勵孩子。青春期是少年往成年的過渡期,很多事情無論對錯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能會家長意見相反,但家長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正確的給予鼓勵,錯誤的也要多傾聽、給孩子分析利弊,不能一味否定;
2、多溝通、了解,維護好和孩子的關系,不要總覺得要維護自己家長的權威,青春期的孩子越打壓越反叛,平等民主的協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3、反思、糾正教育的方法,避免固守老派的教育觀念,多觀察、分析孩子叛逆的可能因素,盡量避免,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4、尊重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慢慢成年了,家長要意識到與孩子的溝通已經趨向于成年化了,不要“一言堂”;
5、換位思考,面對孩子讓你不理解的行為和想法,換位思考下為什么會這樣,理解了才能找到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處理;
6、不要害怕孩子犯錯,成長路上偶爾犯錯不可怕,也是難免的。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年輕時犯的錯吃了虧,就不想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處處限制孩子。這樣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還不如放手隨孩子,做錯后再與孩子溝通解決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避免今后再犯相同的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