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九年義務教育孩子不愿意上學,如果不愿意上學,說明小孩子已經到了逆反期,這個時候一定要問清楚他為什么不去上學,盡力去幫助他解決他不上學的煩惱,在上學中,有的時候有一些細節會影響到小孩對整個人生,九年義務教育盡量都是要讓小孩子完成的,這樣才能幫助到他的未來。
九年義務教育孩子不肯上學怎么辦
1、讓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得,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不要太任性了,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的。
2、根據原因解決孩子遇到的難題
孩子不去學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長根據孩子提出不去學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學習壓力大,跟不上課了,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降低學習壓力,在學校被欺負了,不敢去,也要去解決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顧慮和擔心,才是解決的方法。
3、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通常,繁重的學業壓力和競爭,以及校園中的不良人際關系是孩子厭學、拒學的校園因素。另外,這樣的狀況會進一步加劇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使得師生關系、同學關系陷入惡性循環。
更糟糕的是,當孩子處于一種被孤立的弱勢狀態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校園欺凌,這也加重了孩子厭學、拒學的狀況。
厭學或拒學的孩子同樣會受其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家庭經濟條件差、單親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緊張、家庭成員患有軀體或精神疾病、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確等。
這些家庭環境因素導致孩子內心非常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沒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和抗壓能力,生活中的負性遭遇會直接擊垮他們的心理防線,引發其厭學、拒學的回避行為。
孩子厭學常見的表現有哪些
1、學習興趣下降
這些學生對學習不再感到興奮和有趣,往往會把學習視為一種負擔。他們不再愿意探索新的知識和技能,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逐漸消失。
2、學習動力不足
這些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明確目標和動力,感到無所適從。他們對學習缺乏熱情和投入,缺乏自我激勵,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
3、學習成績下降
這些學生往往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理想,甚至不及格。他們缺乏自信和勇氣,往往認為自己無法取得好成績,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
4、學習焦慮
這些學生往往感到學習的壓力和焦慮,對考試和學業表現過于關注,往往不斷擔心自己的表現,從而影響學習效果。他們缺乏應對焦慮的方法,而且會因為焦慮而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
5、消極情緒
這些學生往往感到失落、無助和絕望,對未來缺乏信心和期望,往往出現消極情緒和情緒不穩定。他們可能會表現出情緒化、易怒、抑郁等不良情緒,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負面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