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二的孩子正屬青春叛逆期,出現厭學的現象很正常,應該從側面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再對癥下藥,注意勸導和教育方式盡量婉轉一些,以免引起孩子叛逆心理,那樣會適得其反。
高二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1、傾聽與溝通。家長和老師應主動與孩子交流,了解其厭學的原因,避免批評指責。通過傾聽,幫助孩子表達內心的困惑和壓力,建立信任關系。可以定期與孩子進行輕松對話,了解其學習狀態和心理感受,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支持。
2、制定合理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制定符合其能力的學習計劃,避免過度負擔。將學習任務分解為小目標,逐步完成,增強成就感。可以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時間管理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平衡學習與生活。
3、營造積極學習氛圍。家庭和學校應共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減少干擾因素。家長可以通過陪伴學習、提供學習資源等方式支持孩子。學校可以組織小組學習或興趣班,讓孩子在互動中提升學習興趣。
4、激發學習興趣。嘗試將學習內容與孩子的興趣結合,如通過游戲化學習或實踐項目,提升學習趣味性。鼓勵孩子探索不同學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同時,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表揚和獎勵,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
為什么高二孩子容易厭學
1、學習壓力大
高二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需要完成很多重要任務,包括準備高考,完成各種考試以及正式接觸專業課程等。而這些任務對學生來說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學習壓力非常大。學生的任務數量、難度、要求都有了質的變化,導致一些學生感到無法承受,產生抗拒情緒。
2、課程內容單調
高二的課程是比較單調枯燥的,部分學生會感到乏味。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學生們很容易對課程的信息產生麻木感。而高中的課程難度和深度都遠遠超過初中,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3、激烈的競爭環境
現在學生在學業上的競爭非常激烈,高中學生尤其是高二學生,要擺脫這個競爭環境非常困難。學習可能變成了“應付考試”,學生追求的是好成績,而不是為了知識的掌握和個人發展的提升。這種環境下,學生容易出現敷衍和厭倦情緒。
4、缺少自由時間
高二的學習壓力大,學生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去學習,導致其自由時間受到限制。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緊張的狀態,會產生身心疲憊的感覺。不少學生認為,沒有自由時間,學校/家庭所有的任務和要求都會讓自己感到沉重和疲憊,從而產生了對學習的抗拒情緒。
家長如何與高二孩子相處
1、平等原則
家長是子女的監護者,培養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成長,但孩這并不意味著家長與子女不平等。家長與子女在人權、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和家孩子都是平等的。在這些問題上,誰都沒有特權。子女是應該聽從家長的教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定要對家長百依百順。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家長可以高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暴干涉。
2、真誠原則
孩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效果好壞,與家長如何聽孩子講話很有關系。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決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還想著別的事。
3、換位思考的原則
家長要想和子女溝通順暢,就要理解、體貼子女,更需要進行換位思考。因為大家站步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往往會有差異,如果學會了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孩子合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就能心平氣和地交流,心平氣和地發表看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